美军官放话:敢打台湾就抢咱外国港口?想得美!   近日,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上尉米

波览历史 2025-10-25 11:55:08

美军官放话:敢打台湾就抢咱外国港口?想得美!   近日,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上尉米卡·尼多夫勒在《军事评论》上发表一番言论,他宣称要是解放军采取行动收复台湾,美军就该出手抢占中国在海外投资的港口,以此牵制中方。   用咱的话来说有点像“围魏救赵”,但显然他这招不仅救不了,还暴露了对国际博弈逻辑、港口运营本质和中美实力格局的三重认知错位。   米卡·尼多夫勒的提议从根上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把中国海外投资的港口当成了可以随意抢夺的“战利品”。   他举的例子里特意提到了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却选择性忽略了一个核心事实:这个港口的主权属于巴基斯坦,中国只是通过合作获得了运营权。   从2008年迎来第一艘货船,到2015年完成首次贸易出口,瓜达尔港的每一步发展都基于中巴双方的平等合作,巴基斯坦军队专门派驻了安保部队,中方也配套了专业安保团队,形成了双重防护体系。   美军要是敢强行介入,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巴基斯坦的主权反击,这和他们在叙利亚偷偷盗采石油完全是两码事。   毕竟偷油尚且被国际社会骂作“现代海盗”,公然抢占主权国家的港口,无异于挑起地区战争。   比主权问题更现实的是运营逻辑的鸿沟。米卡·尼多夫勒想当然地认为,抢占港口后就能立刻为美军所用,却对港口运营的复杂性一无所知。   就拿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来说,中国企业接手运营后,不仅投入资金升级设备,更关键的是建立了一套深度本地化的运营体系。   现在港口里90%的员工都是希腊本地人,从调度员到维修技师,每个人都熟悉这套适配中欧贸易的操作流程。   美军即便真的靠武力控制了港口,没有这些专业人员的配合,没有与当地铁路、海关的协同机制,港口不过是一堆无法运转的码头和起重机。   反观美军在阿富汗喀布尔机场的撤离闹剧,连自己的装备都能遗落一地,更别说运营一个复杂的国际港口了。   国际博弈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对抗,米卡·尼多夫勒的提议完全无视了全球产业链的紧密关联。   中国海外港口早已深度融入全球贸易网络,全球每三艘货轮里就有一艘和中国港口的业务相关,小到欧洲超市的玩具,大到美国汽车厂的零部件,都要经过这些港口中转。   要是美军对这些港口动手,哪怕只是暂时瘫痪,全球供应链都会出现断裂。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有近三成的大豆出口要通过中国运营的港口转运,一旦这些港口停摆,美国农民的大豆就会积压在仓库里,价格暴跌的损失谁来承担?   那些依赖中国零部件的美国汽车企业,恐怕会比中方更早跳出来反对这种鲁莽行径。   军事层面的可行性更是无从谈起。米卡·尼多夫勒设想用“外科手术式”打击瘫痪港口,却忘了中国海外港口的安保体系早已不是纸糊的。   瓜达尔港周边部署了中巴联合巡逻的无人机编队和智能监控系统,关键区域的防护级别堪比军事基地;吉布提港更是有中方保障基地的力量辐射,应急反应能力经过多年亚丁湾护航的检验。   更重要的是,解放军早已具备远洋行动能力,15年来累计派出45批护航舰艇,对海外利益的保护能力不断提升。   美军要是真敢动手,不仅要面对港口所在国的抵抗,还要掂量中方对等反制的后果,他们在亚太的军事基地,哪一个不在解放军的火力覆盖范围内?   美国空军大学2025年3月发布的评估报告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直接触碰中国核心利益存在极高风险。   米卡·尼多夫勒的提议之所以站不住脚,本质上是错把冷战思维套用到了新时代的博弈中。他以为抢占几个港口就能拿捏中方,却没看到中国海外港口的价值,恰恰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比雷埃夫斯港让希腊的海运业焕发新生,瓜达尔港为巴基斯坦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这些基于互利共赢的合作,远比军事威慑更有生命力。   美军内部出现这样的提议,倒也暴露了他们的真实心态。在台海问题上,既想维持所谓的“威慑力”,又不敢直接与解放军正面抗衡,只能想出这种旁门左道的歪招。   可国际博弈的赛场从来不是靠空想就能赢的,真要动起手来,恐怕最先承受损失的,会是那些喊着“抢占港口”的美国利益集团。   只能说他想得真美!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0 阅读:15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