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中荷谈判最新消息! 东方大国代表团此次出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安世半导体资产问题。 这事儿得从根上说,安世不是荷兰凭空冒出来的“心头肉”,是2019年闻泰科技砸340亿买下的,典型的“蛇吞象”并购。现在荷兰突然插手,太蹊跷了! 这哪是什么“蹊跷事”,分明是一场披着“国家安全”外衣的霸权干预,荷兰所谓的“突然出手”,不过是替美国站台的刻意表演。最该批判的是这种无视商业契约的单边操作——把冷战时期的老法条当工具,用地缘政治偏见取代市场规则,彻底砸了全球跨国投资的信任根基。 安世这摊子事得捋清楚。这公司祖上是飞利浦半导体,后来归了恩智浦,因为做的是基础元器件,一度被当成“非核心资产”甩卖。闻泰科技花340亿拿下时,荷兰没说半个“不”字,毕竟那会儿谁也没料到,中国企业能把这家公司盘活成毛利率37%、零负债的香饽饽,还每年给荷兰贡献1.3亿欧元税收。可到了2025年9月,荷兰经济事务部突然动粗,用《货物供应法》冻结了安世全球30家实体的资产,连CEO都给强行停了职,理由牵强到可笑:“担忧技术转移”“供应链安全”。 哪有什么“安全焦虑”,背后全是美国在捣鬼。法庭文件早曝光了,美国商务部6月就跟荷兰开会,明着要求撤换安世的中国领导层,不然就把公司列进实体清单。荷兰嘴上喊着“独立自主”,行动上却跟美国节奏完全同步,从之前限制阿斯麦光刻机出口,到现在接管安世,说白了就是从“被动听话”变成了“主动配合”,把自己绑上了别人的战车。这种拿企业当博弈棋子的做法,比直接的贸易制裁更恶心,等于告诉全世界:在荷兰,合法收购的资产随时可能被政治理由抢走。 更讽刺的是,荷兰想抢的是“控制权”,却早就丢了最核心的产能。安世80%的芯片产能都在中国境内,江苏、广东的工厂每年要发1100亿件产品,全球40%的汽车晶体管和二极管都从这儿来。荷兰总部手里攥的不过是个品牌空壳,真要切断供应,先慌的是欧洲车企。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已经预警了,芯片库存撑不了几周,停产一天就得亏几千万欧元,大众、福特的采购团队都连夜往中国跑,就怕拿不到货。 中方的反制也够实在,直接限制安世在华子公司出口关键元器件,一下就掐住了产业链的七寸。现在荷兰主动找过来谈,却避而不谈归还治理权的核心问题,摆明了想蒙混过关。这事儿给所有中国企业提了个醒:跨国并购里,股权真不是定心丸,产能扎在自己家里、掌握供应链话语权才是底线。要是当初把核心产能留在荷兰,现在恐怕只能任人拿捏。 闻泰科技这340亿花得值,不仅买到了技术和市场,更试出了全球化博弈的新玩法。美国想靠“穿透规则”打压中企,荷兰想借地缘政治抢好处,可他们忘了,现在的产业链早就是你中有我。安世中国已经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供货,全球车企要想拿到芯片,就得适应我们的规则,这才是实力说话的底气。 说到底,荷兰的小动作看似针对一家企业,实则是在破坏全球科技合作的根基。今天能以“安全”为名抢安世,明天就能用同样的理由针对其他公司。谈判桌上的较量才刚开始,关键要看荷兰是真的想解决问题,还是继续当别人的马前卒。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用户60xxx65
中荷没谈拢,你贴个俄罗斯国旗干嘛?要他们杀过去么?
蛰伏的虫子
直接拉黑
火山
扯了半天,你的最新消息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