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宗泽后没想到, 杜建英也没有想到, 不仅大小姐回来了,就连她的最佳帮手严雪峰也一起回来了。 宗泽后大概也没想到,自己侄女能这么争气,还以为上次辞职就是认栽了,没想到大小姐这以退为进的操作直接让他傻眼了, 大小姐叫宗玥,是宗家老爷子当年亲自带在身边教业务的孩子,从仓库盘点到谈大客户,老爷子走之前拍着宗泽后的手说“宗玥比明儿稳,以后公司得靠她”。可老爷子走了没两年,宗泽后就动了心思——想把公司交给自己儿子宗明,先是把宗玥从销售总监的位置挪到“战略顾问”的虚职,手里连个实权部门都碰不到,后来更过分,把宗玥一手带起来的大客户资源,全划给了宗明。 去年冬天宗玥辞职那天,没闹也没吵,就是把办公室里那盆养了五年的绿萝搬上车,然后把钥匙轻轻放在宗泽后桌上,只留了张便签,上面就五个字:“叔,等我。”当时宗泽后拿着便签笑了笑,跟旁边的杜建英说“这丫头还是嫩,受点委屈就撂挑子,早晚得回来求我”。杜建英没接话,心里却犯嘀咕——她跟宗玥共事八年,知道这姑娘看着软,骨子里比谁都犟,当年为了抢下华东区的订单,她能在客户公司楼下蹲三天,怎么可能真的认栽? 更让宗泽后没想到的是,严雪峰居然跟着宗玥走了。严雪峰是公司的供应链一把手,宗玥当年从竞品公司挖他过来时,花了整整三个月,又是聊行业又是谈规划,最后严雪峰说“我信你能把事做好”。宗泽后之前想把严雪峰调去管后勤,还许诺涨薪,结果严雪峰当着全部门的面拒了:“我管供应链是跟宗玥总搭班子,她走了,我这活也干不踏实。”这话传到宗泽后耳朵里,他只当是年轻人讲义气,没承想这俩人一走就是大半年,连个消息都没露。 宗玥回来那天,是个周三的上午,她穿着去年常穿的米白色西装,身后跟着拎着电脑包的严雪峰,直接走进了正在开的管理层会议。当时宗明正拿着销售报表支支吾吾——他接掌销售部才三个月,就丢了两个年销千万的大客户,仓库里堆了近百万的滞销货,宗泽后正拍着桌子发火。门一推开,宗玥笑着说“叔,我来帮明哥解决问题”,手里还扬了扬一份红色的合作协议。 直到严雪峰把PPT投在屏幕上,宗泽后才彻底傻眼。原来宗玥辞职后根本没闲着,跑去对接了东南亚的跨境电商平台,严雪峰则趁这段时间梳理了公司的供应链,把之前冗余的环节砍了一半。PPT上明明白白写着:平台愿意包销仓库里所有滞销货,条件是让宗玥牵头负责跨境业务;严雪峰还谈妥了两家新的原料供应商,成本能降15%。旁边的宗明张着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这些问题他愁了俩月,人家一回来就拿出了方案。 杜建英偷偷拽了拽宗泽后的袖子,小声说“我就说这俩孩子不一般”。宗泽后这才回过神,看着站在台前的宗玥,突然想起老爷子当年的话。宗玥没提之前被调职的事,只说“叔,公司是爷爷一辈子的心血,我不想看着它走下坡路。以后我跟严雪峰还像以前一样,帮公司把业务做起来”。严雪峰在旁边补了句“我们没别的意思,就想把事做好”,一句话说得宗泽后脸上发烫——他之前总觉得侄女是来抢权的,却忘了这孩子从入行起,就没为自己争过什么,只盯着“把事做好”。 其实这事说透了,宗泽后犯的就是大多数家族企业长辈的错——总觉得血缘比能力重要,把“自己人”和“外人”分得太清,却忘了现在的市场不看你是谁的亲戚,只看你能不能拿出真本事。宗玥的“以退为进”哪里是认栽?是她知道跟叔叔硬刚没用,不如先出去攒够底气,等回来时,手里的筹码足够让所有人闭嘴。严雪峰的跟着走,也不是单纯的讲义气,是他看清了——跟着有能力、肯做事的人,比在混日子的“关系户”手下强百倍。 现在公司里都在传,宗泽后已经让宗明去跟着严雪峰学供应链,把跨境业务彻底交给了宗玥。有人说宗泽后是服软了,也有人说他是终于看清了形势。可不管怎么说,宗玥和严雪峰这波操作,算是给不少家族企业提了个醒:后辈不是没能力,只是你没给他们证明的机会;而真正的帮手,从来不是看你给多少薪水,是看你值不值得他们跟着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