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一对母子近期遭遇了一场卖粮骗局,辛苦种植的小麦换来的不是安心收入,而是银

高干评世界 2025-10-26 16:45:06

河南新乡一对母子近期遭遇了一场卖粮骗局,辛苦种植的小麦换来的不是安心收入,而是银行卡被冻结的焦虑。 母子俩卖出 3 车共 100 多吨小麦,收到 28 万元货款时全家都很高兴,可这份喜悦没持续多久,就发现收款的银行卡被突然冻结,后续才知道这笔小麦款竟是涉诈资金,两人又急又伤心,忍不住落泪。 这起事件的主角是新乡原阳的孙先生一家,孙先生日常帮哥哥打理粮食购销生意,骗局从 10 月中旬的一条网络消息开始。 一名陌生网友主动添加孙先生,自称是山东的收粮老板,报价比当地市场价略高,提出要收购 100 吨以上小麦。 对方说话条理清晰,还主动提及 “常年收粮,有稳定仓储”,孙先生没多想便将对方介绍给了哥哥。 10 月 20 日上午,三辆挂着外地牌照的货车准时开到孙家的麦场。 对方特意派来一名监装人员,全程盯着过磅、装车,每袋小麦都检查了水分含量,还要求孙先生哥哥在磅单上签字确认。 监装人说 “老板在外地谈生意,回头让财务直接转钱”,孙先生和哥哥见流程正规,完全没起疑心。 当天下午 3 点,28 万元货款分两笔打入孙先生的银行卡。 孙先生随即转了 18 万给哥哥,又转了 5 万给妻子用于还房贷,自己留了 5 万准备支付农资欠款。 看着手机里的转账记录,一家人盘算着今年的收成总算有了着落,母亲还特意做了顿好饭庆祝。 10 月 22 日清晨,孙先生准备取钱买化肥时,发现银行卡无法正常使用。 他赶紧联系银行,得知账户已被贵州警方冻结,同时哥哥和妻子的银行卡也出现同样情况。 银行工作人员提示,冻结原因是账户接收了涉诈资金,需要联系办案机关了解详情。 孙先生立刻拨打监装人的电话,对方接通后显得十分惊讶,说自己只是临时受雇帮忙点数,连买家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 那人透露,自己是在本地劳务市场被高薪雇佣的,只负责确认粮食数量,其他一概不问。 孙先生再拨打买家电话,发现已被拉黑,微信也显示 “对方已将你删除”,此时他才意识到被骗。 10 月 22 日中午,孙先生带着磅单、转账记录来到当地派出所报案。 民警调取麦场周边监控发现,三辆货车装完粮后直接上了高速,驶向山东方向,但下高速后便失去踪迹。 初步查询显示,买家提供的公司名称是伪造的,监装人所说的劳务市场也没有相关雇佣记录。 10 月 23 日,贵州警方通过协作平台传来案件详情。 10 月 24 日,孙先生在民警指导下联系上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的付建律师。 律师明确表示,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警方冻结涉案账户符合法律程序。 但只要能证明交易真实合法,提供种植记录、过磅单、转账凭证等材料,资金有机会被解冻返还。 同日,合肥警方传来的同类案件破获消息让孙先生看到希望。 当地警方 8 月打掉一个 15 人洗钱团伙,该团伙正是通过收购小麦 “洗白” 涉诈资金,数百吨粮食被分销后变现,最终警方追回资金 126 万元。 办案民警透露,粮食交易量大、现金流集中,已成为洗钱分子的新目标,占比高达 70% 以上。 10 月 25 日,孙先生全家忙着整理证明材料,包括土地承包合同、小麦收割记录、与买家的聊天截图等。 当地粮站也出具了证明,证实孙家小麦的产量与交易数量相符。 民警告诉孙先生,已将材料提交给贵州警方,下一步将追查货车轨迹和粮食流向,争取锁定骗子身份。 10 月 26 日最新进展显示,贵州警方已根据资金流向锁定三名可疑人员,均有洗钱前科。 同时,绥化市公安局发布的预警信息揭开了此类骗局的共性手法:以略高于市场价诱骗,派专人监装营造正规感,用异地个人账户转账,得手后迅速失联。 预警特别提醒,粮食交易应坚持 “四必查”:查身份、查资金、查车辆、查合同。 孙先生的母亲看着空荡荡的麦场,忍不住抹眼泪,100 多吨小麦是全家大半年的心血,如今钱不能动,贷款也还不上。 孙先生懊悔地说,要是当初要求当面交易,核实对方的营业执照,就不会落入圈套。 目前,他每天都在跟进案件进展,希望能尽快拿回属于自己的辛苦钱。 警方提醒,近期类似案件集中爆发,徐州曾有团伙以高价收粮为名诈骗 1400 余万元,最终通过追查虚拟货币和藏匿现金追回损失。 农户卖粮时务必警惕异地买家,拒绝陌生账户大额转账,遇到 “高价收购”“快速装车” 等反常情况立即报警。 截至 10 月 26 日傍晚,孙先生的材料已通过警方递交至贵州办案机关,正在等待审核结果。 民警表示,会积极协调两地警方协作,力争尽快查清事实,帮农户挽回损失。 这场骗局再次敲响警钟,哪怕是最日常的粮食交易,也需守住防范底线,避免辛苦钱变成 “烫手钱”。 信源:母子卖粮100多吨,总价28万!警方以账号涉诈为由冻结,母亲痛哭-胡侃社会百态

0 阅读:13
高干评世界

高干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