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最近的焦点全在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俄军直接官宣包围了乌军31个营共5500人,连泽连斯基都承认当地“情况艰难”,巷战打得白热化,后勤补给早就跟不上了 。这座连接顿涅茨克多座重镇的交通枢纽,现在60%面积已被俄军控制,一旦失守,乌军东部防线的后勤链可能直接崩溃 。 但要说战局走向,西方态度绝对是绕不开的关键变量。乌军现在能硬撑,全靠西方的援助兜底——就在10月中旬,北约还牵头给了超10亿美元援助,重点补无人机、电子战系统这些刚需装备。可现在红军城的乌军被围,拼的就是补给和兵力轮换,而乌军早已陷入兵力枯竭的困境,前九个月逃兵案件就超16万起,每月净减一万多老兵,新兵要么训练不足要么身体不达标,完全顶不上来 。 反观俄军,现在是越打越稳。国防工业早就完成战时转化,无人机、炮弹全能自给自足,征兵也顺风顺水,靠着多点施压慢慢压缩乌军防线,根本不急于求成 。更关键的是,西方对乌援助的持续性已经打了折扣,布达佩斯峰会没达成实质成果,连美国制裁俄石油企业都被普京怼回来,说只会让西方自己“不舒服” 。 要是西方后续援助跟不上,红军城被围的乌军可能真要陷入绝境,而乌军整条防线也会跟着被动收缩。但只要西方还在持续输血,俄乌这场拉锯战,恐怕还要在顿巴斯的寒冬里继续耗下去。毕竟现在俄军虽占优,却还没到能一口气结束战争的地步,西方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乌军能撑多久、战线能稳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