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英国多位政界人士呼吁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强制荷兰芯片公司安世半导体(Ne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28 18:38:42

外媒:英国多位政界人士呼吁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强制荷兰芯片公司安世半导体(Nexperia)出售其位于英格兰斯托克波特的芯片工厂。该厂年营收约1.92亿英镑,是英国最大芯片制造基地之一。 先把安世半导体的老底扒清楚,这名字听着满是荷兰味儿,实际早成了根正苗红的中国资产,英国政界拿 “国家安全” 说事儿,说白了就是没摸清这家公司的 “户口本”。 安世的前身是恩智浦的标准产品部门,2017 年独立出来时还背着一堆债务,市场份额平平无奇,压根算不上行业顶流。 转折点出在 2018 年,中国闻泰科技盯上了这块香饽饽,从当年 10 月开始分阶段出手收购,第一轮就砸了 27 亿美元帮它还了旧账,拿下 75.86% 的股权,到 2019 年底彻底完成控股,持股比例冲到 79.98%,后续又通过零星收购实现 100% 全资掌控,前后总投入超过 330 亿元,直接创下中国半导体行业最大跨境并购纪录。 这笔钱花得相当值,闻泰接手后立马注入资金清理债务,还把核心产能往中国挪,东莞的封测工厂年产量飙升到 500 亿件,占了安世全球产能的 70%。 到 2024 年公司不仅扭亏为盈实现零负债,还冲进全球功率半导体前三,车规级芯片更是稳坐第二把交椅,大众、宝马、奥迪这些欧洲车企的电气系统里,全少不了它家的二极管和三极管。 别看总部还挂在荷兰尼梅亨,真正的生产命脉早就攥在了中国手里,说它是 “穿荷兰马甲的中国公司” 一点不夸张。 再看英国政界盯着的斯托克波特工厂,年营收 1.92 亿英镑,号称英国最大芯片制造基地之一,其实只是安世欧洲产能布局的一小部分。 安世在英国曼彻斯特还有座 6 英寸 TrenchMOS 晶圆厂,每月能产 24000 片 8 英寸当量晶圆,旁边配套的组装测试基地每年能处理 10 亿件产品,这些工厂生产的晶圆都得运到马来西亚或中国的封测基地加工,最后再送回欧洲供给车企。 换句话说,英国这些厂子就是 “前店”,真正的 “后厨” 在东莞,就算把斯托克波特工厂卖了,核心技术和产能根基半点动不着。 更有意思的是,英国政府这波操作早有前科。2021 年 8 月安世收购威尔士的纽波特晶圆厂(NWF),当时已经通过了两轮安全审查,结果 2022 年 1 月英国《国家安全与投资法》一生效,政府立马翻脸,用追溯权把这笔旧交易拉出来重审,最后逼着安世剥离 86% 的股权。 安世不服上诉至今,BBC 都直言这种操作会导致工厂裁员,纯粹是给自己的就业市场添乱。这次盯着斯托克波特工厂,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老套路,连保守党议员都跳出来喊 “要维持半导体产业链弹性”,却绝口不提安世这些年给英国带来的营收和就业,也不解释所谓的 “安全威胁” 到底在哪。 要是真论安全,荷兰之前的闹剧更能说明问题。2025 年 9 月美国出新规搞穿透式审查,荷兰隔天就援引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冻结安世 30 个实体的控制权,企业法庭没要多少证据就暂停了中国籍 CEO 张学政的职务,把 99% 股权托管给本地公司,只留 1 股做样子。 结果中国商务部反手就对安世中国子公司实施出口管制,东莞工厂一停摆,欧洲车企立马慌了神,库存只够撑几周,大众生产线减速,宝马仓库拉响警报,博世公开喊生产面临风险,荷兰首相最后只能扯 “CEO 管理不善” 的借口圆场,说白了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英国政界显然没吸取荷兰的教训,明知安世的核心产能在中国,80% 的芯片都在东莞制造,却非要盯着欧洲的 “空架子” 喊安全,本质就是把商业问题政治化。安世 2024 年营收 147 亿人民币,占闻泰总营收近五分之一,毛利率更是高达 37.52%,这样优质的资产怎么可能轻易出售。 更何况英国自己的芯片产业本就薄弱,离开安世的技术和投资,别说维持产业链弹性,能不能保住现有产能都成问题,所谓的 “国家安全” 呼吁,更像是给保护主义找的蹩脚理由。

0 阅读:4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