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见识了,什么叫杀人诛心。格力赢了官司,拿了16万赔偿,结果人家问对手是谁

不吃药的五块 2025-10-28 21:00:26

今天算是见识了,什么叫杀人诛心。格力赢了官司,拿了16万赔偿,结果人家问对手是谁,格力那边的人就回了俩字:不群。 近期,格力在一场商业诋毁官司中获得了胜利,但它并没有停下脚步。 法院判定一家MCN公司捏造事实,要求其赔偿16万元并连续30天公开道歉,虽然赔偿和道歉已经执行到位,但格力的代表朱磊通过一个暗示性言辞,将焦点引向了更深层的目标。 16万元的赔偿金额,对于格力而言,不是一笔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法院的判决为格力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础,确认了网络上那些“质量差”、“售后差”的负面评价,是出于统一脚本的捏造行为。 这一判决为格力的维权行动提供了支持,更为其反击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背书。 有了这份法院裁决的支持,格力并没有满足于简单的经济赔偿和道歉,而是借此机会展开了更加精准且有力的舆论反击。 朱磊公开提到一个代号——“不群”,这一词源自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岳不群,意指表面上正派,背地里却行不正之事。 这一代号显然是用来暗指一个背后捣乱的竞争对手,将对方贴上了“伪君子”的标签,给对方的名誉带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伤害。 朱磊没有直接点名,而是巧妙地通过这一文化符号,引发了公众的广泛猜测,这种方式迅速激起了网络舆论的关注,许多人开始揣测,究竟哪个竞争对手才是“岳不群”。 随后,朱磊又通过公开“汽车博主”跨界评测空调时,使用的统一话术截图,进一步缩小了疑点范围,特意澄清“不是华为”。 这种处理方式,将企业纠纷巧妙地转化为一场公众参与的谜题,极大地放大了其舆论打击效果。 这一招的效果非常显著,被暗指的企业面临两难局面:若回应,等于是自曝其短,变相承认自己就是“岳不群”;若保持沉默,则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标签继续在公众中发酵。 格力通过这种方式,实际上剥夺了对手的公关反制能力,让对方无论如何反应,都处于被动局面。 这种“文化人吵架”的方式,被网友称为“杀人诛心”,精妙之处在于通过文化符号打击对手的形象,而非单纯的攻击。 格力的目的,显然不止是解决一场企业之间的恩怨,朱磊公开表示,企业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产品研发上,而不是在公关和低劣的营销手段上。 他将这种抹黑行为,视为对整个舆论环境的“污染”,并希望借此将公众的焦点,从“谁在攻击格力”转移到“我们如何竞争”的行业伦理上。 通过这一事件,格力不仅展示了其强硬的维权态度,还成功地塑造了,自己作为一个敢于对抗行业不正之风的形象。 同时,朱磊也暗示自己掌握了更多的“材料”,并且会“慢慢分享”,这意味着格力并不会就此停止,幕后黑手的追查仍在进行中,这种持续的威慑,使得对手始终处于不安状态。 通过这场官司,格力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真正的竞争力应当来源于产品与技术,而不是隐藏在背后的阴谋和手段。 信源:和讯网

0 阅读:46
不吃药的五块

不吃药的五块

旧曲重听记忆闪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