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架美军机南海坠毁,背后大有玄机!
不知道大家关注到这条新闻没有,就在前天下午,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在南海海域上演了令人瞠目的一幕:短短30分钟内,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和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相继从航母起飞后坠入南海。
美军宣称,两起坠机事件的原因“正在调查中”。
此时的“尼米兹”号处于退役前的最后一次海外部署返程中,此前它刚在中东参与打击胡塞武装行动近半年,这艘1975年服役、航程逾300万海里的“传奇航母”,距离明年1月的正式退役仅剩3个月。
这起罕见的连环事故与美军此前的高调姿态形成刺眼反差。作为美国海上霸权的象征,“尼米兹”级航母曾被捧为无可匹敌的战力标杆,但现实却暴露了其窘迫,美军太平洋舰队虽坚称两起事故“看似无关”且航母仍能“有效执行任务”,却无法掩饰这起事故背后的系统性隐患。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事故发生前,美军还在南海频繁开展针对中国的实战化演练,指挥官多次宣称要“展示实力”,最终却以自摆乌龙收场。
事故迅速在全球舆论场引发热议。在FOX NEWS和社交平台“X”的评论区,美国网友的反应从震惊转向质疑:“30分钟内两架飞机坠毁,这太疯狂了”“这很丢人,根本不是超级大国该有的样子”,更有极端声音猜测“是否遭遇中国电磁脉冲攻击”“电子战已经打响”。
中国网友则以戏谑口吻留言:“南海龙王缺战机,这是送上门的祭品”“美军在南海实现了‘坠机自由’”“想示威却丢人现眼,也是没谁了”。
字里行间满是对美军炫耀武力反遭打脸的嘲讽。
中国外交部在10月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给出了冷静回应。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注意到相关报道,若美方提出请求愿提供人道主义协助,同时直指核心:“美方军机是在南海开展军事演练时坠毁的,频繁派遣舰机炫耀武力才是海上安全问题的根源”。
这番表态既体现了人道主义立场,更点破了事故发生的本质诱因。
尼米兹号已达50年设计年限,战斗力与保障力大幅下滑,本就处于退役倒计时,高强度的全球部署更让其不堪重负,即便美军拥有11艘航母,面对霸权维系的繁重任务也早已力不从心。
美方高层反复灌输对华竞争意识,使官兵长期处于紧张对抗心态,加之在南海开展针对性演练时做贼心虚怕遭反制,精神高度紧张极易导致操作失误。
此外,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军费无法按时发放,不少官兵需靠贷款和救济度日,士气低落进一步放大了安全风险。
事实上,“尼米兹”号的事故并非孤例,而是美军航母舰队集体失能的缩影。同属“尼米兹”级的“杜鲁门”号今年厄运不断:2月在埃及塞得港与商船相撞,舰长被撤职,船体损伤至今可见;4至5月间接连损失3架 F/A-18,或因拖曳失误坠海,或因规避袭击时滑落,或因阻拦系统故障坠毁。
即便是最先进的“福特”号,也因电磁弹射系统故障、污水处理系统溢流等问题屡陷困境,耗资130亿美元却连基本运维都难以保障,被美国政府问责局点名批评。
长期以来,美国航母的“零损失”神话多建立在欺负弱小的不对称战争中,冷战后历次行动均针对小国,从未经历势均力敌的对抗,诸多隐患因此被掩盖。
如今“尼米兹”号的连环坠机,不过是冰山一角。
30分钟内两架战机相继坠海,绝非“劣质燃料”这类轻描淡写的借口所能搪塞,而是美军装备老化、管理松懈、士气低迷的集中爆发。
当航母从“霸权象征”沦为“问题典型”,美国想靠这种战备水平在南海维系霸权,恐怕只能是自欺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