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为什么福建舰这么久还不服役?其实说白了,是因为福建舰的技术问题,没办法直接服役。航母这东西,从来不是拼速度的活儿。辽宁舰是改装的,山东舰是摸着辽宁舰的路子造的,到了福建舰,直接跳过蒸汽弹射,一步到位上电磁弹射,这步子迈得有多大? 福建舰这艘中国第三艘航母,大家的期待值都拉得很高,可它下水到现在好几年,还是没见它正式服役,不少人心里都在纳闷,怎么还没动静。 要说原因得从中国航母这条路怎么走过来的说起。 前面两艘航母可以说是铺路石,辽宁舰是借用别人造的老船自己修修补补,山东舰是照着前一艘的经验做出来的,虽说也算中国制造,但终究都还是用老办法让飞机飞起来,靠“滑跃”那一套。 滑跃说白了就像助跑起飞,飞机上不敢塞满油料和弹药,遇到真正大场面有点力不从心。习惯了这套玩法,中国海军慢慢有了自己的航母思路,也攒下了些底子。 可真想往前再跨一步,就不是简单复制过去经验能搞定的了,这时候福建舰的事就成了一个全新的考验。 福建舰一开始就定下目标,要直接用电磁弹射,和前两艘完全不一样。这么大的新尝试,一上来就敢试水,这难度和门槛确实比老办法大多了。 电磁弹射不是随便安上去就能用的,牵扯到整艘舰的供电、动力、储能,还有和各种型号舰载机的适配。 每个零件细节甚至比造整个舰还麻烦,一套系统没问题,另一头又冒出毛病,这就需要无数次实验和调整。 福建舰从2022年夏天一宣布下水以后,基本就是在各种测试和试验里“扎”着过来的。 工程师和海军团队在码头、在海上,用最细致的流程把每一环都过一遍:有时候要检查动力系统有没有劲,下一步又得看弹射装置和飞机是不是完美配合。暴雨来了、海浪大了,有没有意外?高密度试飞会不会把电力憋没了? 这些都要一一做演练,只要有小瑕疵都得回炉重来,电磁弹射靠的是超强的储能和精细的控制,像人脑和心脏必须配合好,不然飞机一起飞就要出安全问题,还不如不上。 而这不是中国一家碰到的问题,看看美国的新型航母,电磁弹射也把他们难住过,好几年才能磨到服役。 福建舰也是在借鉴别人摔过的跟头,结合自己的国情搞出更合适的技术,比如用中压直流供电配合超级电容器,这一套在世界上都不常见。 中国的每一步都走得特别谨慎,哪怕外界着急,也不敢只凭进度欺骗自己。 当年辽宁舰山东舰能快点服役,是因为那会解决的是基本功,福建舰肩上扛的是一次质变,如果没做到百分百的可靠,宁可慢着点也不能出纰漏。 等福建舰后面真正加入战斗序列,不但飞机能满载起飞、作战能力跳跃加倍,对中国海军的格局也是质的提升 那时不仅能护好家门口,还可以去更远的海域展开任务,甚至会影响国家在整个西太平洋的存在感和安全布局。 回头看福建舰这些年没服役的原因,根子上就是新技术太多,没有一项靠想或者抄近路能解决。每一步都是在保证以后真正打起来的时候,这艘航母能扛住考验,不会掉链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