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物理学家杨振宁最近的一刻是什么时候?对于杨振宁先生你有哪些记忆? -----

科海群星谱 2025-10-29 14:21:18

你离物理学家杨振宁最近的一刻是什么时候?对于杨振宁先生你有哪些记忆? ------------------------------------ 无法得知在物理距离上的最近,但有在精神距离上的最远。 2016年暑期,小学刚毕业的答主策划了一场毕业旅行。这次旅行的目的地并没有按照往年暑期的惯例前往海外,而是打算重游小时候没有好好玩的首都,同时也为初中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做提前的准备而节省时间。 其中一天的目的地当然就是T大。 那是16年的T大,久远到答主现在intern的老板也还是个意气风发的本科生,刚刚将其成名作挂上arxiv。盛夏烈日当空,北支河旁臭气熏天。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优雅的大礼堂。我和父母前往的当天,正值国际弦理论大会在T大召开。形形色色的学者带着吊牌,从我们身旁穿过草地。 研究大模型的答主对物理的学界大小事并不熟悉,但稍有记忆的人便能想起这场大会背后的暗流涌动。这更像是一场围绕CEPC的游说。杨振宁先生并没有出席这场大会,当然这都是后话。四年级就已经可以用C++完成输出一颗松树图案的文本这样超高难度的编程任务的答主自然被弦理论这个高大上的理论名词蛊惑,隐隐之中为后来冲击理科竞赛之路埋下伏笔。 答主没能见到杨老,也完全没有获得和其擦肩而过的机会。可那一天的大礼堂,便是与离杨老最远的一刻。 暑假结束,翘掉太过简单入学考而前往电影院批判性观看好莱坞动画巨制《爱宠大机密》的答主开始了他在初中对年级第一的统治。入学考同一天,杨老发表了他的文章《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影响深远。这篇文章也成为高中时答主和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那是最为意气风发的年纪,年轻的心灵对于技术与科学理论有着无限的神往。如今,物是人非。在project因自己心态与懈怠而停滞的当下,前往杨老曾经工作过的学术圣地进行深造的期盼也似乎渐行渐远。一代科学巨匠离开了我们,也带走了一些天真的执念。忆往昔,不由感慨万分。

0 阅读:1
科海群星谱

科海群星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