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年,15岁拓跋珪到姥家做客。初见小姨惊为天人,想要求娶。却遭到母亲反对:“

趣史小研究 2025-10-29 16:59:46

386年,15岁拓跋珪到姥家做客。初见小姨惊为天人,想要求娶。却遭到母亲反对:“女子太美不好,而且她还嫁了人。”没想到,拓跋珪转身就杀了姨夫,将小姨收入宫中。 公元386年,15岁的拓跋珪可不是什么皇帝,他是个“逃难”的王子。 他的代国刚被前秦灭了,他正跟着母亲贺氏东躲西藏。这一天,他们逃到了母亲的娘家——贺兰部。 在姥姥家,拓跋珪见到了自己的小姨妈,贺兰氏。这一见,可就出事了。 史书上没细说小姨妈多美,但能让拓跋珪“惊为天人”,那绝对是倾国倾城。这个15岁的少年,当场就动了心思。他回去就跟他妈说:“妈,我要娶小姨。” 他妈贺氏一听,下巴都快惊掉了。她立刻反对,理由有两条,每一条都堪称经典。 第一,“女子太美不好”。 第二,“而且她还嫁了人。” 咱们今天听第一条,可能觉得有点迷信,什么“红颜祸水”的老调子。但你细品,一个母亲对儿子的了解,她可能预感到了,这种级别的容貌,会让她这个本就雄心勃勃的儿子失控。 而第二条,“她还嫁了人”,这才是真正的红线。 搁一般人,妈都这么说了,又是自己长辈,这事儿也就黄了。但拓跋珪是谁?他骨子里就不是个守规矩的人。 他接下来的操作,才叫一个“狠”字。他转身就派人,把他那个姨夫给暗杀了。 障碍清除了,他昂首阔步,把自己的小姨妈,正式娶进了门。 各位,记好这个操作。这是整个悲剧的“因”。 一个15岁的少年,为了一个女人,可以毫不犹豫地杀掉一个无辜的人。这种“为了欲望不择手段”的基因,在这一刻,就深深地刻在了拓跋珪的性格里。 很快,拓跋珪时来运转。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他趁机复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他南征北战,成了华北的霸主,一代雄主冉冉升起。 他和这位小姨妈的感情也很好,还生了个儿子,拓跋绍,封为清河王。 如果故事就这么发展下去,似乎也还行。但别忘了,拓跋珪的皇位,是怎么来的?是靠着铁血和权谋。他人到中年,开始沉迷一件事——嗑药,就是“寒食散”。 这东西一吃,人就变得多疑、暴躁、神经质。原本的英明神武,全变成了胡乱猜忌。他开始滥杀大臣,宫里人人自危。 这时候,有个术士跟他说了句让他后半辈子都不得安生的话:“陛下,你将来有大难,要想破解,必须‘诛清河,杀万人’。” 拓跋珪一听,脑子“嗡”一下。他当时正在嗑药的状态,理解能力直线下降。他听到“清河”,以为是“清河郡”;听到“万人”,以为是“一万个人”。 于是,这位皇帝为了“禳灾”,真的就开始在清河郡搞大屠杀,以为杀够一万人,自己就能平安无事。 可他万万没想到,术士说的“清河”,是他儿子的封号“清河王”拓跋绍;而“万人”,压根不是个数字,是个人名! 拓跋珪的后宫里,有个宠妃,就叫“万人”。更要命的是,这位16岁的清河王拓跋绍,正和自己老爹的这位宠妃“万人”私通。 这拓跋绍,完美继承了他爹的“基因”。他爹当年为了女人杀姨夫;他如今为了女人,敢动老爹的宠妃。 而且,拓跋绍的残暴,比他爹有过之而无不及。史书记载他“性情暴虐”,喜欢在街上抢劫,甚至“剖孕妇腹”,就为了看看胎儿是男是女。简直是个恶魔。 这盘棋,已经死局了。 导火索很快来了。拓跋珪在一次发怒时,不知为何,迁怒到了当年抢来的小姨妈贺夫人。他把她关了起来,扬言要杀了她。 贺夫人吓得魂飞魄散,她赶紧秘密派人给儿子拓跋绍送信:“儿子,救我!” 拓跋绍一听,也慌了。救,还是不救? 不救,亲妈要死。 救,就得造反。 再加上他和“万人”的奸情,迟早要败露。 他爹当年怎么选的?杀! 拓跋绍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当晚,16岁的拓跋绍带着心腹,翻墙入宫,直奔拓跋珪的寝殿。 拓跋珪在睡梦中惊醒,高喊侍卫,伸手去摸武器,却什么也没摸到。 拓跋绍一刀砍下。 39岁的拓跋珪,死在了自己16岁儿子的刀下。 临死前那一刻,他才猛然明白:“诛清河,杀万人”……原来“清河”是这个儿子,“万人”是那个奸妃。 一代雄主,就这么窝囊地结束了。 后来,拓跋珪的大儿子拓跋嗣赶回来,诛杀了拓跋绍和他的母亲贺夫人,这才稳住了北魏的江山。 回头看,这场悲剧,真的只是因为小姨妈“太美”吗? 不是。 这根本就是一场“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家族式轮回。 拓跋珪15岁时,用“杀戮”的手段,满足了自己对小姨妈的“欲望”。 他给儿子拓跋绍树立了一个活生生的榜样:这个世界上,只要你够狠,没有什么是不能抢的,包括别人的妻子。 所以,当拓跋绍也产生了“欲望”,他自然而然地拿起了他爹用过的武器——屠刀。 拓跋珪用刀,抢来了美人和江山。 他儿子用刀,终结了他的性命。 他亲手酿造的苦酒,最后,一滴不剩地,全都自己喝了下去。

0 阅读:244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