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条件了!   10月27日,新华社用“钟台文”署名发了篇《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

物规硬核 2025-10-29 17:57:45

公开条件了!   10月27日,新华社用“钟台文”署名发了篇《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的长文,直接把统一后台湾同胞能享的五大权益摊开来说。   这2680字的文章可不是简单的政策罗列,而是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国家统一深层逻辑的密码箱。   文章开头就点明: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接着从“民生、经济、自治、国际、安全”五大方面详细阐述,比之前的“31条”“26条”更具体、更有穿透力。   先说民生保障,文章明确说了,统一后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会变,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利统统有保障,比如两岸宫庙联合搞的保生慈济文化活动,已经吸引600多人参与,以后这种文化联结只会更稳当。   经济方面更有看头:台湾商品进大陆零关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这些优势产业能跟大陆产业链深度融合,台农台商也不再愁市场,大陆游客和“一带一路”的红利直接送到家门口。   财政自主权这块特别实在,统一后,台湾地区的财政税收“尽可用于民”,不用再为“台独”分裂势力掏军费腰包。   想想看,每年几百亿新台币从军费转到医疗、教育、养老,金门、马祖的基础设施还能跟大陆高铁、机场连成网,以前每平方公里要挨1万发炮弹的日子,彻底翻篇了。   国际参与空间也更广,统一后,台湾同胞能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外国可以在台设领事馆,国际组织和公约的适用范围也扩大。   这种“大国公民”的尊严,才是现在被“台独”绑架的台湾民众最想要的认同,就像台北市民在光复80周年纪念会上喊的“我是中国人”,民族认同的觉醒已经挡不住了。   安全保障更是直戳要害,文章说“台独”分裂才是台海最大风险,统一后外部干涉的黑手直接被斩断。   对比民进党当局把军费加到GDP5%的穷兵黩武,大陆的和平诚意更显珍贵,2008到2016年两岸和平发展那几年,台湾经济可是实实在在增长了,这说明“要交流不要分离”才是民心所向。   网友那句“统一不是由台湾人说了算”的评论,道出了14亿中国人的心声。   这种集体意志背后,是制度优势的底气:中国式现代化攒下的雄厚家底,让“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比港澳更有实践空间,“爱国者治台”下的高度自治,也远超简单形式统一。   统一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当台湾同胞真正成为民族复兴的参与者,台北101和上海中心大厦在两岸经济带里交相辉映,阿里山的姑娘能在深圳腾讯总部实现职业梦想,统一的真实意义才真正显现。   那些担心“统一后日子会变”的台胞,不妨看看大陆台商的成功案例,深圳已经给台湾青年留了腾讯、比亚迪的名企岗位,成都一场交流会就能提供6793个就业机会。   这种融合发展的生机,可比“台独”分子瞎画的“巷战”图景吸引人多了。   历史早就证明:分裂注定失败,统一才能共赢,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抗战胜利,从港澳回归到新时代两岸融合,中华民族一直在统一中走向复兴。   当14亿中国人携手同行,台湾同胞定能在民族复兴的洪流里,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这,才是对“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最生动的诠释。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