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抗日名将孙立人的次子孙天平,正式向大陆方面递交申请,希望能将父亲的遗骨从台

探史官 2025-10-29 20:13:38

近日,抗日名将孙立人的次子孙天平,正式向大陆方面递交申请,希望能将父亲的遗骨从台湾迁回安徽故里,让这位漂泊多年的老将军落叶归根。 这已经不是孙天平第一次为父亲“回家”奔走了。早在2015年受邀出席九三阅兵时,他就公开提及父亲的归乡心愿,算下来这场“迁葬长跑”已持续超过十年。更让人揪心的是,自1990年逝世至今,孙立人的棺柩仍暂厝在台中东山墓园,三十五年未曾入土。 这背后藏着老将军临终前的遗愿:“不葬大陆,棺不入土”。这句看似矛盾的嘱托,藏着太多无奈。这位在缅甸战场率一团兵力击溃七倍日军、救出七千英军的“东方隆美尔”,这位抗战中军级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英雄,却在台湾遭遇了长达33年的软禁。 直到1988年恢复自由,他的冤屈也未得昭雪,直到2014年台湾监察机构才承认,当年是通过逼供亲信伪造证据,才给这位名将安上了莫须有的“兵变”罪名。这份迟来的清白,终究没能让老将军亲耳听见。 大陆方面其实一直没有停下推动迁葬的脚步。马英九时期两岸关系缓和时,曾计划将他安葬在广州新一军公墓,让他与并肩作战的远征军战友团聚,可惜最终未能成行。这些年,安徽故里早已整修好了他的祖居,建起了纪念馆,就等着迎他回家。 消息传到岛内,争论声立刻起来了。有人跳出来说这是“统战工具”,主张留在台湾才是“尊重”。可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孙立人的荣誉早在马英九任内就已恢复,真正的尊重难道不是成全他“落叶归根”的心愿? 更多人还是明事理的,不少网民直言“斯人已逝,归宿该听家属的”。想想也是,这位生于安徽庐江的儒将,清华毕业又留美深造,却在最热血的年纪扛起枪奔赴战场,淞沪会战身中13枚弹片差点丧命,仁安羌大捷用勇气挣回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他的根从来都在大陆,在他守护过的这片土地上。如今孙天平两度赴京参加阅兵观礼,用实际行动延续着这份家国情怀,迁葬申请不过是替父亲了却最后的念想。 对抗战英雄最好的纪念,从来不是把他困在某个角落,而是让他回到心心念念的故乡。三十五年的等待已经够久了,希望这次,老将军能真正“回家”。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探史官

探史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