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发现:若55岁前没患这3种疾病,以后患癌的几率或微乎其微?》 这年头啊,谁

昌勇下 2025-10-29 20:47:31

《医生发现:若55岁前没患这3种疾病,以后患癌的几率或微乎其微?》 这年头啊,谁家没个亲戚朋友被癌症吓过?有人说是吃出来的,有人说是气出来的,还有人说是命里带的。但真相到底是啥?说来你可能不信,有医生发现,若一个人55岁前没得过三种病,后半生得癌的几率,竟然低得可以忽略!这不是街头巷尾的传言,而是实打实的研究结果。听着是不是有点玄?别急,慢慢往下看,这事儿里头门道可多着呢。 这三种病,表面看着不吓人,甚至有点“家常便饭”的味道,可一旦缠上身,就像那江湖上的死敌,防不胜防、步步紧逼。它们分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和慢性肝病。不少人对这仨病不以为意,觉得吃点药、控制控制就行,哪能跟“癌”扯上关系?可偏偏就是它们,像三条暗流,在岁月的长河里悄悄酝酿风暴。 先说糖尿病,这病名儿听着温和,其实内里狠得很。根据《柳叶刀》2020年的一项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癌症风险比正常人高出约30%,尤其是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更是虎视眈眈。为啥?因为高血糖就像给癌细胞喂饱饭,血糖一高,身体的免疫系统就像打瞌睡的大兵,反应迟钝,敌人来了也拦不住。而中医早有言:“膏粱厚味,易生痰湿,湿热交蒸,最易化火生疮。”这“疮”,可不只皮肤上的包,重者就是内里的瘤。 再说高血压。很多人觉得这病就是“老毛病”,吃点药压一压,不当回事。可你知道吗?高血压本身并非直接致癌,但它长期破坏血管内皮,造成微慢性炎症环境,为癌细胞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刊登过一项研究,指出持续性高血压人群的癌症死亡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中医讲“血不畅则瘀,瘀久则毒,毒久则成瘤”,高血压这病,正是“瘀”的前奏。 第三个,就是慢性肝病。这病说起来,跟咱们的生活习惯八字全对。饮酒、熬夜、情绪波动大,都会损肝。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都是“肝癌”的前哨站。中国是肝癌大国,《中华肝脏病杂志》有数据显示,超过85%的肝癌患者都有慢性肝病史。中医更是把肝比作“将军之官”,主疏泄、主情志,一旦这位“将军”出问题,整个“军队”都要乱套。 说到这儿,很多人会问:“那我55岁前没得这仨病,是不是就能高枕无忧了?”也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地下结论,但医生们的研究确实指出,如果一个人在55岁前没有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和慢性肝病这三类慢性基础病,那他日后患癌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甚至远远低于普通人群。这不是哪个江湖郎中拍脑袋说的,是哈佛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追踪十年、上万人数据得出的结论。 这事说到底,还是个“积小善成大福”的过程。身体是咱自己的,别等出事了才想起来保养。中医讲“治未病”,就是在你还没病的时候,就要懂得防。比如糖尿病,少吃甜、多动腿,调脾胃,养气血;高血压,戒怒忌咸,重在养心调肝;肝病,更要忌酒少怒,保持心情舒畅。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日积月累,就是护命的根本。 我行医二十余载,见过太多五十出头的汉子,外表硬朗,一查体检报告,全是红字;也见过七八十岁老太太,面色红润、步履轻盈,问她秘诀,答曰:“我年轻时候就知道‘吃七分饱、睡足八小时、气别往心里搁’。”你说这是不是道理?中医不是神仙术,它讲的是顺应自然,调和阴阳,重在“养”。 再说个真实例子。2021年,清华大学与北京协和医院联合发布了《中国慢病与癌症关联研究报告》,追踪了2万多名55岁以上人群的数据。他们发现,在未患上述三种病的人群中,十年内癌症发生率不足1.8%,而三种病皆患者,则高达12%以上。这中间的差距,不是运气,是选择,是习惯,是生活方式。 写到这儿,你可能已经在心里盘点自己有没有这仨“雷”。别怕,怕也没用,怕不是解决问题的法子。咱要做的,是从今天起,把身体当回事,把自己当回事。别再熬夜追剧、暴饮暴食、动不动就来气,改一改,不晚! 最后,送你几句老话当收尾,也是我行医多年感悟出来的: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不怕你现在病着,就怕你一直不当回事。” “养生不是花钱买药,是花时间爱自己。” 愿你我都有个好身体,平安活到九十九。

0 阅读:131

评论列表

明天更好

明天更好

1
2025-10-30 06:01

[赞][赞][赞]

猜你喜欢

昌勇下

昌勇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