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又被各种竞赛获奖刷屏了。有朋友问我:“你会让孩子去参加竞赛吗?” 我的答案是:会,但初衷绝不是为了攀比和堆砌简历。 在我看来,竞赛像一把双刃剑,用对了是助力,用错了是压力。 ✅ 竞赛带来的,不只是奖状: · 锻炼一颗“大心脏”:在紧张氛围下发挥水平,面对输赢能调整心态,这份“抗挫力”是书本给不了的。 · 看清山外有山:走出校园小圈子,看到更多优秀的同龄人,能让孩子戒骄戒躁,激发内在驱动力。 · 收获过程的馈赠:为一个目标专注准备、反复磨练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宝贵的成长。 ⭕ 但前提是,家长要摆正心态: · 别把“我都是为了你”挂在嘴边。过高的期望和功利心,是压垮孩子兴趣的第一座大山。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是孩子真正感兴趣、与能力匹配的“挑战”,还是随大流的“内卷”?这需要冷静判断。 · 赛后总结比名次更重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得失,告诉他“享受过程的你,已经很棒了”,远比一句“你看别人家孩子”有意义。 我的核心观点是: 我们可以把竞赛看作一个工具,而不是目标。它的价值是创造一个场景,让孩子去体验、去成长,发现自己的潜力或不足。 如果孩子乐在其中,那就是珍贵的经历;如果它只剩痛苦,那不如及时放手。 各位家长,你们会怎么选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奥数
一年级小朋友的童言童语
【7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