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巴西正式宣布了! 10月28日,巴西正式对我无纺布启动反倾销调查,调查对象还包括埃及和以色列。 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巴西国内产业保护力量,经过精心准备后的一次出击,这场贸易争端的核心,指向了人造或合成纤维制成的非织造布,无论它们是否经过浸渍、涂层、覆盖或层压处理,也无论是否含添加剂或染色,只要用于后续工业加工或最终消费,都难逃此次调查的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调查的重量范围,在7克/平方米到150克/平方米之间,这一重量恰好覆盖了从口罩、尿不湿到汽车内饰和装修防潮布,等各种日常和工业用无纺布产品,意味着中国对巴西出口的绝大部分无纺布,都将进入巴西政府的调查视线。 巴西调查机构划定的倾销调查期是2024年整年,而损害调查期则更长,从2020年1月一直持续到2024年12月,别小看这五年的时间跨度,显示出巴西方面为此次调查做足了功课,他们试图证明中国产品,在过去这么长的时间里对其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不过,面对这场调查,中国的无纺布出口企业,并非完全被动,根据巴西方面的程序,调查问卷将发送至各出口商和生产商,相关利益方可以在收到问卷起的30天内,通过SEI电子信息系统提交答卷。 这30天的时间窗口,对中国企业来说既短暂又宝贵,它们需要在此期间内,整理过去一年的财务、生产和销售数据,以证明自己的出口行为符合公平贸易原则。 深究这场争端背后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源于全球无纺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无纺布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相当的规模效应,在产品价格上,具有天然优势,而巴西本土产业在面临中国产品竞争时,选择了诉诸贸易救济措施这一保护伞。 无纺布作为医疗卫生、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多个行业的基础原材料,其市场前景,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持续向好,正因如此,巴西本土产业,不愿看到这一市场被中国产品占据,试图通过反倾销调查这一合法手段,为中国产品设置门槛,重新夺回市场主导权。 令人警惕的是,巴西此举并非孤立事件,就在不久前,欧盟委员会也对中国PET纺粘无纺布,发起了反倾销调查。 欧盟的调查,应两家欧盟企业的申请而启动,倾销调查期设定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预计将在7到8个月内作出初裁。 这一连串的行动表明,全球无纺布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正在抬头,中国无纺布产业,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 对于中国的无纺布企业而言,巴西的反倾销调查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模式的机遇,依靠价格优势拓展国际市场的策略,已面临越来越多阻力,未来可能需要更多注重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建设以及本地化合作。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这次巴西的反倾销调查,也反映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遇到的普遍性问题,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传统的贸易伙伴关系正在经历深刻调整,以往依靠低成本出口的模式,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更多贸易摩擦。 (每天更新,点进主页我们一起看世界!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关注点个赞~) 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路径已经清晰:或是被动应对,接受可能的高额关税,或是主动调整,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无论选择哪条路,这次巴西的反倾销调查,都将成为中国无纺布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对此大家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