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中美元首韩国釜山会晤前,特朗普前突然在社媒发文称,有鉴于其他国家的核试验计划状况,他已指示美国战争部以同等规模重启美国核武测试,这一进程将立即启动。 据多家外媒分析认为,特朗普此举被视为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施压,特别是对中国施压,因为中美马上要进行一轮令全世界都在重点关注的谈判。 特朗普这步棋下得确实够直白,选在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前亮核肌肉,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冲着谈判桌来的,尤其是想给马上要交锋的中方添点压力。 先不说别的,他发文里提的 “美国战争部” 就挺有意思,这称呼早成历史了,现在美国管核武的部门是国防部,大概是想借老名头拉点冷战时期的威慑感,毕竟当年美苏核竞赛时,这名字确实让不少国家紧张过。 这次釜山会谈本身分量就重,中美各派出 6 位高层凑成 12 人交锋,谈了足足 100 分钟,会前吉隆坡经贸磋商刚有铺垫,美方收回了 “加征 100% 关税” 的硬话,中方也在大豆采购上松了口,本是给谈判装了个稳压器,结果特朗普突然在社媒炸出核试消息,摆明了是想打破这种温和氛围,靠 “硬威慑” 抢筹码。 他还特意强调美国核武数量全球第一,把中俄列为二三位,甚至说中国可能五年内赶超,这指向性简直没藏着掖着。 要论玩核威慑施压,美国算是老手了,冷战时就干过不少次。1962 年搞的 “海星” 测试至今还有记录,在约翰斯顿环礁 31 公里高空引爆 140 万吨当量的核弹头,电磁脉冲直接搞瘫了 1450 公里外夏威夷的市政照明和通讯,还弄废了三颗低轨道卫星,当时就是想靠这手震慑苏联。 现在特朗普故技重施,不过这次把重点对准了中国,毕竟中方 9 月阅兵刚亮过新型导弹,让他坐不住了。 他嘴里的 “其他国家核试验计划” 更像个随手抓的由头,最近能扯上关系的也就是 2025 年 8 月日本右翼喊的 “拥核论”,说有 47 吨分离钚能造 6000 枚核弹头,但这事中美俄早联手压下去了,美国自己去年还强制回收了日本 300 公斤武器级钚,等于给对方套了电子项圈,哪用得着靠重启核试来应对。 说白了,这借口找得还不如他当年贸易战喊 “中国威胁” 来得直接。 再看核试本身的成本和美国的家底,就知道这更像场表演。美国最后一次地下核试是 1992 年,之后只敢搞亚临界试验,不是不想来真的,是实在烧钱。 现在美国每年光维护现有核弹头就得砸 250 亿美元,比俄罗斯全年军费的一半还多,真要重启实弹测试,一次中等当量试验的花费就得数十亿,更别说配套的检测、清理费用。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新一代导弹项目早超支延期,只能靠翻新旧装备撑场面,连 “三叉戟” 导弹都因老化遭质疑,这时候喊重启核试,更像掩盖技术焦虑的障眼法。 特朗普这套施压套路其实不新鲜,当年中美贸易谈判时,他就动不动拿加征关税吓唬人,现在不过是把 “关税大棒” 换成了 “核威慑牌”。 毕竟釜山会谈要碰关税清单、农产品采购这些硬骨头,常规手段施压不够,就搬出核武这张终极底牌。 可他忘了核试的连锁反应有多敏感,1958 年美国在 76.8 公里高空核爆,连澳大利亚都停电 6 小时,现在真要重启,先不说国际社会的反弹,自家盟友都得慌 —— 北约国家离试验场可比当年的夏威夷近多了。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不是吓大的。1964 年原子弹爆炸后,西方国家嘲笑 “有弹无枪”,中国立马在 1966 年搞成导弹核武器试验,现在的核反击体系更是成熟。 特朗普大概是算准了中方不会因这种威慑乱了阵脚,但又想靠 “敢动核按钮” 的姿态在谈判桌前拔高姿态,毕竟他要给国内选民和北约盟友看 “美国还是老大”。 这种既想施压又怕玩脱的心态,把核武当成谈判桌上的 “道具”,说穿了就是赌中方会为了会谈氛围暂时让步,可核威慑这东西,用多了就不值钱了,就像当年苏联天天亮核肌肉,最后还不是得坐下来谈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