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这次是真慌了。中美刚达成共识,德国总理默茨就当众喊话欧盟,说绝不能让中美独自决定技术未来。 先说说这事儿的背景。之前中美在关税问题上有过不少拉扯,双方企业都受了影响。这次达成共识,对中方来说,拿到了关税休战的发展空间,企业能更安心搞生产、拓市场;对美方来说,攥紧了选票和体面的筹码,能给国内选民一个交代。两边各有所得,算得上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可这结果一出来,有些国家就坐不住了。日韩之前刚乖乖给美国缴了“保护费”,转头就看到美国和中国握手谈合作,心里肯定憋屈。毕竟自己刚付出了代价,盟友却和“竞争对手”达成共识,换谁都不好受。 欧盟的反应更直接,彻底慌了神。默茨的强硬喊话,看着是在表决心,其实更像是急得跺脚的焦虑。为啥这么急?核心原因很简单,中美博弈一降温,美国的注意力很可能就会转向盟友。之前美国为了对付中国,还会拉着欧盟一起,现在中美关系有所缓和,欧盟担心美国会把“枪口”对准自己,在贸易、技术等领域提出更苛刻的要求。 再往深了说,欧盟的困境其实是自己造成的。当初在中美之间,它有过选择的机会。要么坚定站在中国这边,依托中国庞大的供应链和市场,稳定自身经济;要么紧跟美国步伐,完全倒向美方阵营,背靠美国的资源。可欧盟偏偏选择了“骑墙”,一边想跟着美国遏制中国,另一边又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很多产品的原材料、零部件都要从中国进口。一边喊着“去风险”,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另一边自己又没能力搞自主研发,关键技术、核心部件都卡在美国等国家手里。 外交拼的从来都是实力,不是嘴上喊口号。欧盟自己不争气,既没建立起独立的供应链,也没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现在看到中美达成合作,只能干着急。就算默茨喊得再大声,要是拿不出实际行动改变现状,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接下来欧盟会怎么做?大概率还是会在中美之间继续摇摆。想和中国保持贸易往来,又不敢得罪美国,这种犹豫只会让它在技术未来的竞争中越来越落后。毕竟机会不等人,中美已经迈出了合作的步伐,欧盟再不痛定思痛做出改变,只会被越甩越远。 来源 | 环球网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