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港八大申请红黑榜:谁是真友好,谁在“画大饼” 港校申请卷到飞起的当下,

窗台上的春天 2025-10-31 14:18:15

避雷!港八大申请红黑榜:谁是真友好,谁在“画大饼” 港校申请卷到飞起的当下,选对学校比考高分还关键。这篇把港八大的“真实面目”扒透,别等交了申请费才踩坑。 先聊红榜里的“良心校”—— 香港大学是明明白白的“学霸收割机”。它从不会藏着掖着:均分不到88+、雅思没上7(小分6.5)、没拿得出手的科研/实习,大概率连初审都过不了。但只要你是“绩点怪”+“履历卷王”,港大反而不卡本科出身——双非学霸拿港大offer的案例,每年都能攒出一沓。不用猜它的偏好,实力够硬直接冲,是港校里少有的“ straightforward”选手。 香港科技大学是港三里的“低调性价比之王”。同样是QS前50,港科的学费比港大、港中文低了近2万港币/年;专业设置也不搞“花架子”,工科、商科的课程全是“实用向”,甚至会把企业项目直接嵌进课表。更难得的是,它不搞“名校滤镜”,双非均分85+、有对口实习,申请工科专业的成功率,比港中文高了不止一点。选港科,等于用更低的成本,拿同梯队的学历。 香港城市大学是双非同学的“救命稻草”。作为港校里申请量第二大的学校,城大的招生逻辑很实在:不执着于“985/211标签”,更看你本科的专业匹配度、实习经历的贴合度。去年有个双非均分82的同学,凭3段互联网运营实习,拿到了城大“新媒体传播”的offer——这种案例,在港中文、港理几乎见不到。城大的“友好”不是营销,是真的给普通学生留了门缝。 再扒黑榜里的“套路王”—— 香港中文大学是“最会画饼的海王”。它总对外说“欢迎双非申请”,但实际筛人的时候,把“隐形门槛”焊死了:双非均分不到90、没发过论文/拿过竞赛奖,简历基本石沉大海;哪怕你过了初审,面试环节也会被“压分”——不少双非同学反馈,港中文的面试官会反复追问“本科院校排名”,潜台词就是“你凭什么配得上我们”。别被它的“开放政策”骗了,除非你是双非里的“顶配选手”,否则就是陪跑。 香港理工大学是“又贵又磨人”的代表。同专业学费比城大贵3万+港币也就算了,它的“养鱼操作”能把人逼疯:去年有同学10月递交申请,直到次年5月都没收到任何消息——不发offer、不拒信,系统里永远显示“审核中”。更气人的是,港理偏爱“吊着高分选手”:明明已经有了更优的录取人选,却还拖着普通申请者的材料,等别人拿到其他offer放弃了,它再补录——这种“占坑式审核”,真的耗不起。 香港浸会大学是“涨价最快的双非聚集地”。前几年浸会是双非同学的“保底首选”,均分78+就能申;但这两年它“坐地起价”:传媒类专业均分要85+,还得有2段以上相关实习;更绝的是,它卡“本科专业”——跨专业申请的双非同学,哪怕均分88,也可能被拒。现在的浸会,早就不是“随便申申就能上”的保底校了,双非同学再拿它当退路,大概率要空欢喜。 港校申请的“潜规则”,从来不是“分数够了就能上”——有的学校要“硬实力”,有的学校玩“心理战”,有的学校在“悄悄涨价”。 你有没有在港校申请里踩过类似的坑?或者你觉得,港八大里还有哪些“隐藏的红/黑选手”?香港院校qs 香港大学流程 香港院校定位 香港大学港八大 港八大硕士申请 港理工排名 港大qs

0 阅读:6
窗台上的春天

窗台上的春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