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台独”沈伯洋被立案虽重要,但保护促统爱国人士更重要 严惩“台独”分子,

优雅钢琴 2025-10-31 16:31:50

顽固“台独”沈伯洋被立案虽重要,但保护促统爱国人士更重要 严惩“台独”分子,保护反独促统人士——捍卫国家统一的坚定行动 近期,顽固“台独”分子沈伯洋被立案侦查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再次彰显了国家打击“台独”分裂行径、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 严惩“台独”分子,彰显打击决心。沈伯洋绝非普通的“台独”言论者,其长期深耕“台独”理论建构,不断散布分裂言论,推动“去中国化”叙事,其行径已触及国家主权底线。被立案侦查后,他非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慌乱求助台陆委会,担忧“在其他地方被抓”,这番狼狈模样被台网友嘲讽“连滚带爬”。更关键的是,此次立案并非终点,按照司法程序,后续将进入全面搜证阶段,即便其身处台湾,也可启动缺席审判,一旦定谳,将被列为通缉犯,全球范围内的追缉也将随之展开。这一系列举措清晰传递出,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国家打击“台独”的决心从未动摇,手段更具雷霆之势。 但相较于对“台独”分子的惩戒,对反独促统爱国人士的保护更显关键,这不仅是对其爱国情怀的回应,更是凝聚两岸民心、推进统一进程的重要基石。回望历史,无数爱国人士为两岸统一奔走呼号,他们的付出与坚守,值得被铭记与守护。1987年,89岁高龄的民革中央原主席屈武,顶着炎炎烈日徒步登上浙江奉化溪口的山岗,为结拜兄弟蒋经国的生母毛氏扫墓,敬献花圈并三鞠躬,用实际行动弥补了蒋经国无法亲临尽孝的遗憾,也为两岸沟通搭建了情感桥梁。此前三年,他还发表文章呼吁蒋经国把握时机,推动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字里行间满是对国家完整的赤诚期盼。 这些爱国人士的努力,不仅在于促进两岸情感联结,更在关键节点为反“独”促统提供了坚实支撑。上世纪90年代,台海形势动荡,“台独”分裂活动愈演愈烈,民革中央敏锐意识到“以法制独”的重要性。时任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高度重视,广泛征集意见、反复研讨,最终在2000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提案。正是在民革等各方力量的持续推动下,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正式通过,为遏制“台独”分裂、维护国家主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2011年,时任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率团赴台,成为首位深入台湾中南部的国家领导人,他与当地70多位乡(里)长会面,倾听乡亲心声,感受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进一步拉近了两岸民众的心理距离。 这些爱国人士的每一步前行,都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压力,甚至可能遭遇“台独”势力的阻挠与打压。他们之所以能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既源于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也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支持与保护。如果爱国人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其爱国热情必然会受到挫伤,两岸反“独”促统的力量也将受到削弱。反之,给予他们充分的保护与支持,才能激励更多两岸同胞投身到反“独”促统的事业中来,形成维护国家统一的强大合力。 打击“台独”是捍卫国家主权的必要手段,保护促统爱国人士则是凝聚民心、推进统一的重要支撑,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让“台独”分子付出应有代价,让爱国人士感受到坚实后盾,才能不断压缩“台独”分裂空间,拉近两岸统一的距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优雅钢琴

优雅钢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