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刘銮雄向宝咏琴提出了离婚,宝咏琴提了三个条件:“第一,给我买一部私人飞机;第二,每月给我和母亲10万的生活费;第三,离婚之后,不许娶李嘉欣。” 1992 年香港,律师楼里的空调冷气逼人,宝咏琴握着笔,盯着离婚协议上的三条条件。 指尖在 “第三,离婚后不许娶李嘉欣” 那行字上顿了顿,她抬头看向刘銮雄:“这一条,你必须答应。” 刘銮雄皱着眉,最终还是点了头。 宝咏琴签字的手没抖 —— 这段充满背叛的婚姻,她早该放手了。 只是她没想到,这场离婚,不仅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更让她在商界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1977 年,宝咏琴还是尖沙咀一家银行的职员,穿着朴素的套装,每天挤地铁上班。 一次业务往来中,她认识了做风扇生意的刘銮雄。那时的刘銮雄还没发迹,却敢闯敢拼,宝咏琴被他的冲劲吸引,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他。 婚后,她辞掉工作,帮刘銮雄打理生意,从记账到跑客户,甚至帮他分析股市行情,早期不少关键决策都有她的参与。 “以后我们一定会有自己的公司。” 刘銮雄抱着她说,宝咏琴信了,也用能力撑起了这份期待。 1980 年代,刘銮雄靠房地产和股市发家,成为香港新贵,宝咏琴也成了人人羡慕的刘太。 但鲜少有人知道,刘銮雄拿下的多块地皮,都是宝咏琴提前调研区域发展潜力后建议的; 甚至他投资的几家上市公司,初期尽调也是宝咏琴带队完成的。 可日子好了,刘銮雄却变了 ——他开始频繁出入社交场合,身边的女伴换了一个又一个。宝咏琴劝过、闹过,可刘銮雄总说:“只是逢场作戏,你别多想。” 直到李嘉欣的出现,一切都变了。 1989 年,刘銮雄公开追求李嘉欣,送豪车、买豪宅,宝咏琴看着报纸上的照片,心一点点冷了下去。 1991 年冬天,宝咏琴在医院查出患了乳腺癌,手术那天,刘銮雄却因为要陪李嘉欣,迟到了三个小时。 躺在病床上,宝咏琴看着天花板,突然就想通了 —— 这个男人,再也不值得她留恋, 而自己多年积累的商业能力,也不该只困在 “刘太” 的身份里。 出院后,她一边化疗,一边悄悄整理自己的人脉和资源,为离婚后的事业做准备,没再和刘銮雄吵过一次。 1992 年刘銮雄提出离婚时,宝咏琴直接提出三个条件,底气十足:“这些是我应得的。” 离婚后,宝咏琴拿着分到的财产,成立了 “宝氏投资有限公司”,主攻房地产和港股。 1993 年香港金融危机,不少富豪资产缩水,她却精准预判市场低谷,低价购入旺角、铜锣湾多套商铺,半年后市场回暖,商铺租金翻倍,她一战成名,被媒体称为 “香港商界女黑马”。 同年,她还投资了两家科技初创公司,虽然规模不大,却为后来的多元化布局打下基础。 有人问她怕不怕失败,她笑着说:“我连癌症都扛过来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1995 年,宝咏琴的投资版图进一步扩大,不仅拿下澳大利亚墨尔本一处商业地产,还在香港开设高端生活体验馆,引入国际奢侈品牌,成为不少名媛常去的场所。 此时的她,早已不是依附刘銮雄的 “刘太”,而是身家过亿的 “宝总”,身边围绕的不再是豪门太太的闲言碎语,而是商界伙伴的尊重。 即便癌症偶尔复发,她也坚持出席重要商业会议,化疗间隙还在修改投资方案,这份韧劲让不少男性企业家都敬佩不已。 1999 年,李嘉欣和许晋亨举行盛大婚礼时,宝咏琴正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参加商业论坛, 作为主讲嘉宾分享 “女性在投资领域的优势”,台下掌声雷动。 而刘銮雄, 虽然后来又交往过不少女友,事业却时好时坏,多次陷入财务危机。 宝咏琴还成立了 “咏琴慈善基金会”,不仅帮助患癌女性,还资助女大学生攻读商科, 她说:“我希望更多女性能靠自己的能力,活得有底气。” 2003 年,宝咏琴的癌症再次复发,这次她没能挺过去,在香港病逝,享年 49 岁。 她的葬礼上,不仅有亲友,还有众多商界人士前来送行,不少受她资助的女孩哭着说: “宝总教会我们,女人也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她留下的投资公司,由专业团队打理, 多年来始终保持稳定收益,而她的慈善基金会,至今仍在帮助有需要的女性。 如今,刘銮雄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身边虽有伴侣,却总被病痛困扰; 李嘉欣和许晋亨的婚姻看似美满,却也时常被媒体爆出矛盾; 只有宝咏琴,虽然英年早逝,却用实打实的事业成就,打破了 “豪门弃妇” 的标签。 她的故事,成了香港商界一段关于女性独立的传奇 —— 不仅在于敢离开错的人,更在于离开后,能靠自己的能力,活成别人仰望的样子。 主要信源:人民网——刘銮雄 股市、情场都是高手;澎湃新闻——百亿富豪刘銮雄:他拼命追,我拼命追,追到又如何? 上游新闻——血亏百亿退市,“风流富豪”刘銮雄的商海浮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