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喊出一切为了日本,日本车企最后的堡垒将被王传福攻破了
在正在举行的日本东京车展上,比亚迪用一台小型的K-Car,以及“一切为了日本的口号”敲开了日本车企最后的堡垒。
要知道,在日本的汽车文化中,K-Car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它早已不是代步工具那么简单,而是一种生活习惯和文化符号。比亚迪在K-Car领域出手,看似是把中国的“微型车”做了出口,但确实在日本的汽车工业腹地,插了一面足够明显的“中国旗帜”。
在日本现在的汽车市场中,K-Car类车型的销售比例占总市场的1/3,但基本都是燃油车,新能源纯电产品十分罕见。
比亚迪这次推出的Racco车型,是按照日本人的生活逻辑“重新发明”了一款中国车。短轴距、低车身、方正造型,全是日本人熟悉的配方,但唯独动力换成了电。
Racco搭载一块20kWh的刀片电池,纯电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80km,基本满足绝大多数日本人一周的城市通勤距离。
而且比亚迪Racco搭载了100kW的直流快充,在日本充电桩密度较低的大环境下,快充系统的搭载能够满足及时补能的需求。
再加上Racco的全面数字化座舱和更现代的大屏配置,能够与手机互联、听歌导航、自动泊车入位等功能,相比日本本土K-Car的“挤牙膏”式更新迭代,Racco更像是一台来自“未来”的K-Car。
据悉这台Racco的官方定价为2.6百万日元起,虽然相比Suzuki的Wagon R和Honda N-Box主流K-Car稍贵一些,但价格区间仍在日本用户接受范围之内。
除了Racco之外,比亚迪也把海狮06 DM-i引入了日本市场。对于日本用户来说,混动虽然是日本的主流新能源方案,但却仍以丰田、本田的油混为主。虽然DM-i技术在馈电油耗表现上不比油混差,但受制于充电桩的密度,日本用户是否选择“需要充电”的比亚迪插混,还要看未来市场的表现。
除了乘用车外,比亚迪这次在商用车领域也有大动作。T35电动卡车在东京车展全球首发,完全符合日本市场的法规和使用场景。
最大150kW、340牛米的动力表现和250km的纯电续航,能够完全满足日本在轻型商用车领域的法规需求,面对日本的狭窄街道、城市配送等场景,比亚迪T35电动卡车在价格、噪音量、可持续性上展现了足够的优势。
甚至有意思的是,在发布会的展示中,比亚迪还演示了“移动桑拿”的用车方案,完全拿捏日本用户的“小心思”。
从近些年比亚迪在美洲市场推出Shark皮卡,再到现在在日本市场推出K-Car车型和轻型卡车,比亚迪的出口战略似乎走了一条更加聪明的路。相比于其他车企的已有车型出口+本土化改进适应,比亚迪则是选择直接扎根当地市场的主流车型。这种直指对方腹地的战略看似冒险,但是以足够智能化和电动化的能力,却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至少Shark已经在美洲市场大获成功,我们也期待比亚迪未来在日本市场的表现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