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知名人士林郁方表示,实在看不懂为什么中国大陆要造那么多的武器装备,还频繁亮相,这不是让其他国家认为大陆想要称霸吗?最近他又抛出这样的疑问,着实引发了不少关注。 其实,当我们跳出固有思维,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会发现这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原因。先看看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军事发展策略,美国长期在全球各地进行军事部署,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每年投入巨额军费用于武器研发和军事行动。俄罗斯则注重发展战略核力量,以保障自身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安全。而大陆的军事发展策略与他们截然不同。 2024 年,大陆工业增加值达到 40.5 万亿元,制造业规模连续 15 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比重约 30%,比美德日加起来还多。如此强大的制造业,为军工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就像建造一座大厦,有了充足的材料和熟练的工匠,才能快速且高质量地完成。在军工领域,零部件供应充足,成本和产能都有优势,这才使得装备能够快速更新换代。 从国际局势来看,2016 年南海危机后,大陆深刻认识到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加快了军工研发节奏。俄乌冲突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代战争拼的就是后勤和产能。美国 155 毫米炮弹月产能到 2024 年才 4 万枚,乌克兰一个月就得消耗 10 万枚,最后还得靠韩国补货。俄罗斯炮弹月产能 30 万枚都不够用,还得找朝鲜帮忙。在这种消耗战里,没有足够的装备储备根本不行。 大陆展示装备,绝不是为了炫耀或者称霸。我们的国防政策一直是防御性的,武器发展是为了自保。就像一个人出门要带把伞,不是为了去攻击别人,而是为了在遇到风雨时能保护自己。而且现在军事智能化是大趋势,大陆在无人机等领域有技术积累,阅兵亮相的无人装备,也是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自然结果。 大陆军事装备的发展对地区安全稳定有着积极影响。在周边地区,强大的军事力量起到了威慑作用,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不敢轻易挑衅,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就好比一个社区有了可靠的保安,居民们才能安心生活。 民众对大陆军事发展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军事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比如,一些军事技术转化应用到民用领域,像卫星导航技术,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外卖配送更加精准。这充分体现了军事与民生的紧密联系。 回顾历史,军事力量薄弱曾给我们带来过惨痛的教训。近代以来,中国因为军事落后,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如今,我们发展军事力量,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是为了在复杂的国际环境里护住自己的利益。 林郁方的担忧或许源于对大陆军事发展意图的不了解。但事实胜于雄辩,大陆造武器从来不是为了称霸,而是为了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有足够的实力维护和平,保障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毕竟,实力在手,才能更有底气面对各种挑战。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青山绿水
眼界不一样看不懂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