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知名人士林郁方表示,实在看不懂为什么中国大陆要造那么多的武器装备,还频繁亮相

娱妮相约娱乐 2025-11-03 09:56:22

台湾知名人士林郁方表示,实在看不懂为什么中国大陆要造那么多的武器装备,还频繁亮相,这不是让其他国家认为大陆想要称霸吗? 先说说林郁方这个人,他可不是普通的评论员。 出生于 1951 年的他学的是国际政治,手里攥着美国名校的博士学位,还在台湾防务大学讲过课,后来当了 17 年立委,眼睛一直盯着外交和国防这块儿。 有意思的是,他这些年换过三次政党,从新党到亲民党再到国民党,每次都踩在政治节点上,对两岸军力的研究算是老本行。 早几年他还分析过大陆航母,说过弹道导弹突袭难防备,去年更在节目里直言,就算把美军仓库搬来,台军也赢不了解放军,得靠政治手段解决两岸问题。 这么看,他对两岸军力差距门儿清,如今说 “看不懂”,更像是在抛出一个值得琢磨的话题。 大陆为啥要发展武器?先看看咱们身边的安全环境就懂了。 2025 年 4 月菲律宾和美国搞 “肩并肩” 演习,美军直接把反舰导弹系统部署到了吕宋海峡,有分析说这就是在演练台海危机时封锁巴士海峡。 同一时间,日本发布的《外交蓝皮书》把中国当成 “前所未有的战略安全挑战”,还打算花近 2 万亿日元造两艘超万吨级宙斯盾舰,火力远超防御需求。 更别提美国在太平洋搞的多军种大规模演习,B-1B 轰炸机编队往日本三泽空军基地一摆,说是为应对 “可能的冲突” 做准备。 这些动作可不是摆样子,就像邻居在你家门口堆了一堆工具,还总比划着怎么用,自家手里没点硬家伙能踏实吗? 有需求还得有能力造,这就得说大陆的产业底子了。 现在军工生产早就不是孤立的,得靠全产业链支撑。 比如 2025 年中埃 “文明之鹰” 联训里,中方派出的歼击机、预警机、加油机,从机身到核心电子设备,大多是自主生产的。 这背后是无数配套企业在支撑,小到一个精密零件,大到发动机系统,不用看别人脸色就能配齐。 而且这些产能不是凭空来的,是从民用制造业升级过来的,比如无人机技术,既能用于农业植保,稍作改进就能满足军事侦察需求,这种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让装备更新速度自然快了起来。 至于说频繁亮相武器是为了炫耀,其实看看这些装备露面的场合就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2024 年底,大陆派兵力去印尼参加 “和平神鹰” 人道主义救援演习,带去的装备主要用于搜索探测、医疗救护这些科目。 今年 4 月和新加坡搞的 “合作 - 2024” 联训,围绕城区反恐行动研练战法,用的装备都是针对实战救援场景的。 还有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35 年来,中国派出 5 万多官兵,用的装甲车、医疗设备,都是在保护平民、排雷救治时亮相,17 名官兵甚至为此牺牲。 要是真想称霸,何苦把武器用在这些吃力不讨好的和平任务上? 林郁方担心引发误解,其实国际社会不少人看得很清楚。 2025 年 “北京香山论坛先导会” 上,30 多个国家的防务官员坐在一起讨论安全问题,没人把大陆的军力发展当成威胁。 毕竟大家都明白,现在的安全挑战是跨国界的 —— 海盗袭扰、恐怖主义、自然灾害,这些都得靠各国合作应对。 大陆去年和老挝搞 “和平列车” 医学救援演习,今年和马来西亚深化 “和平友谊” 联演,都是在用军事能力帮衬着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再说装备亮相本身,现在军事技术更新快,你不展示,别人反而会瞎猜。 比如日本炒作中国无人机活动频繁,说 2024 年紧急升空次数涨了两倍多,但其实这些无人机大多是在执行常规巡逻,收集气象、航道数据。 反倒是把装备亮出来,参与国际联训,让别人亲眼看看这些武器的用途,反而能减少误解。 就像家里买了新的消防器材,不是要拿去吓唬邻居,而是摆出来让大家知道,万一出事能互相帮衬。 大陆国防政策里一直写着 “防御性”,这话不是空喊的。 2025 年国防部发言人明确说过,发展军力是为了维护主权安全,无意威胁任何国家。 中俄军事合作不结盟、不对抗,和东盟国家的联演全是围绕和平任务。 反观那些动辄在别人家门口部署导弹、搞军事封锁的国家,才是真的在制造紧张。 林郁方要是多看看这些实际动作,可能就不会有 “看不懂” 的困惑了。

0 阅读:0
娱妮相约娱乐

娱妮相约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