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在中日会晤当天公然与“台独”分子合影,当着全世界的面挑战中国底线。说一套做一套,真把中方的严正警告当耳旁风?她以为在APEC舞台上演双簧戏码,就能瞒天过海? 中国早就提醒过,不要在台湾问题上踩红线。但高市早苗偏要试探底线,挑衅中国的战略耐性。 她10月31日刚与中方会晤,转头就与民进党高官林信义合影发布社交媒体,配文还用了“台日友好”这种旧瓶装“台独”的陈词滥调。 这不是外交失误,是蓄意挑衅。她对外宣称支持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对内却在APEC会议期间炒作“台独”议题,甚至将所谓“台湾资政”称为“总统府代表”,明目张胆给“台独”分子撑腰。 她到底是把日本首相的身份当成什么?玩两面人游戏,要么是政治天真,要么是战略冒进。无论哪一种,都在消耗中日之间最后的信任。 中国没有沉默。外交部和驻日使馆第一时间发出严重抗议,措辞前所未有地严厉。 北京直指日本“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明确要求日方“立即停止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还特别强调台湾问题“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这是最后通牒式的表态。中方已经不再对日方的“嘴上认错、实际挑衅”抱有幻想。 高市的这场“变脸秀”,不仅搞砸了中日领导人会晤积累的善意,也让外界看清日本对华政策的内在撕裂。 一边靠中国市场吃饭,一边配合美国围堵中国,还要在台湾问题上耍花招,这种骑墙策略已到了崩塌的边缘。 高市以为可以像安倍那样左右逢源,但她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底线意识和战略定力。 她的动机并不复杂。日本经济增长乏力,社会通胀加剧,民众最关心的是就业和消费,而不是“台湾有事”。 她急于通过外交强硬姿态巩固右翼基本盘,向国内展示强硬领导力。 但事实是,她的内阁是靠与“日本维新会”勉强拼凑而成,仅靠民粹难以维持长久执政。 她不敢触碰靖国神社问题,不敢正面回应经济界对中日合作的呼声,却敢在台湾问题上频繁操弄,纯属政治投机。 她也是在向美国递投名状。特朗普政府重返白宫后,重新祭出“美国优先”政策,日本作为其在东亚的棋子,必须表现出足够的忠诚。 高市上台后首访不是中国,而是赴美拜会特朗普,并承诺“在印太合作中扮演更主动角色”。 她深知,越是配合美国的反华战略,越能换取战略庇护。但她忘了,日本不是美国的附庸。 中日关系的稳定不是美国说了算,而是要靠彼此的政治诚意和战略互信。 习近平早在会晤中就强调,中日应“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这是对日方释放的信号:中方仍愿意把日本当作稳定的邻国,但前提是必须尊重中国核心利益。 台湾不是外交议题,是中国的内政。任何挑战一中原则的行为,都是在破坏中日关系的地基。 高市的表演,也让韩国主办的APEC会议被迫成为中日舆论交锋的场所。 韩国本想打造“超级首脑外交周”,但高市的挑衅行为让这一愿景蒙尘。她不仅让日本在多边舞台上失分,还加剧了地区紧张。 俄罗斯批评日本部署“堤丰”导弹系统,中国也在东海加强巡航,她若再继续挑衅,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令日本陷入外交孤立。 日本经济界早已对政府的“政冷经热”策略不耐。3万多家日企在华投资,2024年中日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连续18年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 日本经团联多次呼吁政府稳定对华关系,希望避免因政治冒进影响企业利益。高市若继续拿台湾问题炒作,不仅损害国家利益,也将引发国内反弹。 中方历来“听其言,观其行”。高市早苗上任后,中方只发出非最高规格贺电,已经释放出审慎信号。中国不拒绝合作,但绝不容忍背后捅刀。 台湾问题不是可以谈判的筹码,而是中日关系的试金石。如果高市再以为可以边挑衅边谈合作,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日本的对华政策已走到十字路口。是继续在美国的指挥棒下盲目冲撞,还是回到《中日联合声明》的初心,做真正负责任的大国?高市早苗必须做出选择。 玩弄两面手法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的中国不再是可以随意敷衍的对象。她若再幻想靠“逢中必反”来维持国内支持,只会加剧内外困境。 这场APEC的较量,表面是外交分歧,实则是战略博弈。 高市将台湾问题当成外交工具,试图换取政治红利和对美信任。 但她忘了,台湾问题不是可以拿来做交易的筹码,而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谁挑战这一点,谁就必须承担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