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浙江一小伙因车祸永久丧失了自主呼吸功能,父母多年来捏皮球5000万次

云舟史策说 2025-11-03 13:56:53

2006年,浙江一小伙因车祸永久丧失了自主呼吸功能,父母多年来捏皮球5000万次,用自己的双手为儿子续命:“手指废了有什么要紧,只要还能动,我们就不会停下来。”   在浙江台州的一个小山村,每到晚上,总能听到规律的“嗡嗡”声,这不是工厂机器,而是一台自制的呼吸机在工作,它由电机和控制器拼装而成的。   是小付(化名)一家在绝望中自己想办法做出的产物,也是他们在现实压力下的折中方案,更像是维持生命的一个桥梁。   事情的起因是在2006年的时候,浙江的小付在一次严重车祸中受伤,颈部以下完全瘫痪,从此失去了自主呼吸的能力。   那时候医院的治疗费用极高,再加上呼吸机的费用,很快就把家庭的30万赔偿金和父母借来的百万债务花光,无力承担昂贵的医疗开销。   无奈之下父母只能把小付接回家,用一个简易的呼吸球手动帮他按压呼吸,以维持生命,为了让呼吸顺畅,父母必须每分钟用双手按压将近二十次,五年下来,几乎每天都重复这动作,累计按压次数接近五千万次。   手动按压磨坏了六个呼吸球,母亲的手掌因为反复摩擦溃烂流脓,父母的手指关节也因此肿大、变形,长期劳作让他们的身体几乎被透支。   在手动维持生命的第二年,家庭内部出现转机,小付的父亲从电视上面学习了一种简易的自制呼吸机,随后等这台呼吸器做好之后就成了全家人得到希望。   然而一切并不是父母二人想象的那样简单顺利。   它只在晚上运行,因为驱动机器需要发电,电费对负债的家庭来说是压力,而且乡村电网不稳定,一旦停电后果严重,白天仍然靠手动按压,这是他们认为最可靠的保障。   机器辅助和手动结合的方式,保证了小付的生命持续,但父母仍需全天候关注,每天翻身、吸痰、擦洗和按摩,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他们随时守护,成了整个生命维持系统最可靠的保障。   然而就在2013年的时候,小付的事情被报了出来,一家医疗公司看到了之后主动捐赠了一台十几万元的呼吸机。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捐款超过110万元,当地政府为家庭办理了低保,并为父母安排了工作。外界的帮助形成了一张安全网,把这个长期处于困境的家庭托了起来。     现在,专业呼吸机稳定运行,小付的生活质量大大改善,脸上也重新出现笑容。   科技保证了生命延续,但真正让生命有尊严、有质量的,是父母每天亲手照护付学朋的双手,他们曾捏破呼吸球,组装机器,如今仍为儿子擦洗和按摩,布满老茧的双手维系着家庭的安全和希望。   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人民网《父母自制呼吸机延续患儿生命续:患者已回家》)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云舟史策说

云舟史策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