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大量囤油,一度吞掉世界九成增量,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最近这段时间,中国在

芸霄记史 2025-11-03 14:54:46

中国正在大量囤油,一度吞掉世界九成增量,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最近这段时间,中国在原油市场上的动作可以说相当吸睛。每天上千万桶的进口量,让不少人看得目瞪口呆。有人觉得是趁油价便宜抄底,有人认为是在做战略布局。可如果仔细看数据、看政策,再结合国际局势,就会发现,这事远不只是“买点便宜油”那么简单。    今年十月,国际油价一度跌到近年来的低点,照理说价格掉这么狠,各国应该趁机进货,可大部分买家犹豫不决,就在这时候,中国的采购订单源源不断地下了过去。   结果,油价不但没再往下掉,反而稳在每桶六十多美元,很多交易员后来都承认,是中国把油价给“托”住了。   这说明一件事——中国的购买量已经大到足以左右全球行情,当中国出手,产油国立刻有了信心,不敢轻易减产。于是,国际油市被中国的需求节奏牢牢牵着走,现在连欧美市场都在看中国的数据,因为全球原油价格的走势,几乎取决于中国进口的速度。     很多人认为囤油是因为油价便宜,其实,这背后是更深的金融考量,过去几年,美元起伏不定,美债收益率一天一个样,人民币也在外部压力下波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开始把部分外汇资产转化成实物资源——石油。   与那些可能因外国政策变化而贬值的金融资产不同,石油是看得见的战略物资,它能直接用于生产、运输、能源供给,不受金融市场牵制,囤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资产布局,是用实物来对冲外部风险。   这种“把钱变成资源”的操作方式,比单纯加仓外汇或者黄金更实际,也更符合国家安全的需要。     今年以来,中国石油储备加速,和一部新法的实施有直接关系,新出台的《能源法》明确要求,国家和企业都要承担能源储备义务,这意味着,不论是大型央企还是地方炼化企业,都必须按比例建立储备,再不能随意决定库存多少。   这项规定彻底改变了过去的储备习惯。以前想囤多少是企业说了算,现在是法律说了算,为了完成任务,全国储油库建设明显提速。据公开数据,中国的储油能力已经接近二十亿桶,但还没满,还能继续装。有人打趣说,这不光是储备油,而是在全国修一道“能源长城”。   当然,制度只是表层原因,更关键的是安全压力,俄乌冲突尚未平息,美国一边制裁俄罗斯能源,一边在中东拉拢盟友,这样的环境下,能源供应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中国。   而中国进口的原油中,有超过五分之一来自俄罗斯和伊朗这些敏感地区,一旦出现突发情况,供应链风险立刻升级。     中国显然不想把命脉交到别人手里,所以,现在多囤一些油,不光是经济行为,更是战略准备,根据外媒估算,中国目前的石油储备天数已经从一百一十天左右,提高到接近一百八十天。   换句话说,哪怕全球供应突然断掉半年,中国也能靠自家库存撑过去,这就是安全底线——宁可仓库堆满,也不能等危机来了再后悔。     当别人还在计算每桶油的涨跌,中国早就在为未来几十年的安全备盘,未来世界的竞争,拼的不止是生产能力,更是资源掌控力,而中国正在为此稳稳做准备。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