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问怕不怕!美菲澳新四国在南海进行军演,围观的中国海军比参演舰艇还要多。 回想

芝士讲解员 2025-11-03 16:35:07

就问怕不怕!美菲澳新四国在南海进行军演,围观的中国海军比参演舰艇还要多。 回想起来,南海争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从上世纪就开始了,那时候各国对这片海域的岛礁和资源就争得不可开交,中国一直强调历史权益, 可菲律宾、马来西亚这些邻居也各有主张,闹到2016年,海牙仲裁法庭判了中国不占理,中国当然不认账,继续维护自己的主张。 菲律宾那时候总统杜特尔特还想缓和关系,可换了小马科斯上台后,态度就硬起来了。 频频拉美国进来搅局,这次演习就是典型例子,他们叫它“海上合作行动”,表面上说练练反潜战啥的,其实就是在秀肌肉。 美方带头,出动了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这家伙排水量九千吨,装备 Aegis 系统,能打导弹防空。 澳洲派了“安扎克”级护卫舰“巴拉瑞特”号,新西兰来了补给舰“奥特亚罗瓦”号,菲律宾自己出了“何塞・黎刹”号护卫舰,还带了直升机和巡逻机参与,演习内容包括反潜演练、补给操作啥的, 看起来挺专业,可规模小得可怜,就这四艘船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转悠。 为什么选这个时候呢?因为今年菲律宾已经搞了12次类似的多国联合行动了。 从年初到现在,越来越频繁,美国第七舰队老爱发声明,说是为了“自由开放的印太”,其实谁都看得出,这是华盛顿在拉帮结派,围堵中国影响力。 澳洲和新西兰跟着混,一方面是盟友义务,另一方面也想在亚太刷存在感,尤其是澳洲,最近几年海军现代化步伐快,买了核潜艇啥的,就想借机练兵。 菲律宾的心思更明显,它觉得自己海军弱,单挑不过中国,就靠抱大腿,妄想通过这些演习压中国让步,争夺黄岩岛和仁爱礁那些地方的控制权。 可现实呢,中国海军没坐视不管,直接派舰艇过去盯梢,至少五艘,包括改进型的052D驱逐舰“湛江”舰。 这艘船排水量七千吨,火力猛,雷达先进,离菲律宾舰艇最近时才5.6公里,远点也才9公里,就这么不紧不慢跟着,让对方心里发毛。 还有815型情报船,外号“街溜子”,专干收集情报的活,搭载电子设备,能监听雷达信号啥的。 美媒彭博社报道说,它一直尾随美澳船只,甚至美国海军拍的照片里,背景放大一看就是这艘船的影子,四国演习的数据估计全被它录下来了。 更逗的是,演习当晚还有无人机飞过菲律宾舰队上空,菲律宾指挥官直呼担心被武器化,可谁派的不清楚,反正这说明一切都在中国眼皮底下。 说起中国海军的实力,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舰队,超过370艘船,航母也有三艘,远海作战能力强。 这几年在南海常态化巡航,建了“透明海洋”系统,用卫星、浮标、水下机器人连成网,能探测潜艇动静,这次围观就是这套体系的体现,不是临时起意,而是长期准备。 美媒自己都承认,中国这行为合国际法,在公海上监视正常得很,没啥好挑刺的。 可这事没完,中国南部战区发言人直言,菲律宾拉外人搅局是破坏稳定,部队全程监控,10月起加强黄岩岛巡逻,管控升级。 国防部也表态,中国对南海主权不容争辩,维权行动专业克制,不会让小国讹诈得逞。 其实,南海问题本该当事国自己谈,插手的外人只会添乱,这次演习一搞,地区紧张度直线上升,渔民出海都受影响,经济损失谁来赔? 再看后续,四国演习刚结束,中国海军没闲着,11月初在塔斯曼海搞了远海作战演练。 三艘船包括导弹驱逐舰和补给舰,离澳洲和新西兰海岸不远,还进行了实弹射击,逼得民航飞机改道,澳洲外长直接跟中国外交部抱怨通知不及时。 新西兰也派船监视,这算是一种对等回应,告诉他们别只在中国家门口闹腾,咱们也能去你们那边转转。 澳洲媒体说,这是中国海军史上最难的一次演习,展示了投送能力,专家分析,中国这是警告澳新别太深卷南海事。 新西兰相对低调,但也参加了南海航行自由行动,2024年9月跟澳洲船通过台湾海峡,惹中国抗议。 国际上,越南、马来西亚这些南海声索国保持中立,没公开支持四国演习,怕刺激中国,反倒呼吁对话。 联合国也没插手,因为南海不是安理会核心议题,可东盟峰会老提这个,敦促遵守海洋法公约。 中国这些年提“一带一路”,在南海建岛礁时也搞生态保护,种树护礁啥的,还跟东盟谈行为准则,试图和平解决,可菲律宾不买账,坚持拉外援。 这场演习虽小,却点燃了地缘火药桶,中国围观是硬核回击,维护权益的同时也暴露了风险,万一擦枪走火,后果不堪设想。 澳洲智库说,中国海军风险容忍度在升,灰色地带操作更频繁,从东海到南太,都在扩展影响力。 菲律宾海军司令最近访美,谈联合任务组,针对南海,包括情报共享啥的,这预示未来演习会更多。 中国则加强南部战区,部署新装备如075型两栖舰,准备应对多场景。 老百姓看热闹,得明白这不是游戏,和平稳定才是王道,各国多谈少斗,南海资源共享,大家都受益。 这事提醒我们,国家强大才能护家园,中国海军的举动让人自豪,积极维护权益,推动对话,才是长远之道。

0 阅读:0
芝士讲解员

芝士讲解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