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陈永贵的第一任妻子李虎妞去世后,经人介绍,昔阳县大寨村妇女宋玉林成为

代天谈历史 2025-11-03 16:53:29

1965年,陈永贵的第一任妻子李虎妞去世后,经人介绍,昔阳县大寨村妇女宋玉林成为了陈永贵的第二任妻子,从1966年成亲到1986年陈永贵病逝,两人在一起生活长达20年之久。 1965年李虎妞走后,陈永贵家事堆积,村里媒人介绍了不少人选,最后落到宋玉林头上。她三十八岁,带着八岁的陈明善,陈永贵比她大十三岁,还得照顾两个孩子。两人见面几次,谈起农事和带娃经验,觉得合得来。1966年春天,他们低调结婚,没办酒席,就登记了户口。从此,宋玉林进了陈家门,两个家庭合二为一,她上手管四个孩子,陈明珠十四岁,陈明花十二岁,陈明善八岁,大家适应新变化。 婚后头几年,宋玉林继续村里工作,同时操持家务。她早起做饭,分给孩子们带去学校,自己下地挣分。陈永贵忙生产队事务,常外出学习,她在家统筹一切,从洗衣到修屋顶,都不落人后。1969年,她生下儿子陈明亮,家里添丁,负担更重,但她恢复快,没多久就回田里帮忙。陈永贵在外推广大寨经验,她在村中实践,试种新作物,记录产量变化。家庭里,她教孩子们分担活计,长子陈明珠帮修水渠,女儿陈明花学缝衣。 陈永贵职务升迁,1975年进京当副总理,政策允许家属随去。宋玉林选择留下,她接手村托儿所,当保育员,每天管几十个娃的吃喝拉撒。陈永贵来信劝她迁户,她回话说村里离不开人手。她就这样守着大寨,拒绝城里生活,继续用工分换粮。孩子们渐大,陈明珠参军,陈明善上学,她寄去衣物和零用。陈明亮在家跟她学农活,小小年纪就知道拔草浇水。陈永贵回村时,她备好饭菜,两人交换村况和京中见闻。 二十年里,国家乡村面貌大变,陈永贵在北京处理农业政策,宋玉林在大寨落实技术。她扩建托儿所,添置用品,教幼儿卫生知识。洪水来时,她组织村民筑坝,护住田地。陈永贵寄回种子,她在坡地试验,调整耕作方法,提高亩产。子女婚事,她操办简单,叮嘱不忘本分。陈明珠退伍回家,帮村里建厂,陈明善改姓陈后,继续读书。陈明亮长大,学着父亲的样子干活。宋玉林从不以夫人身份示人,村人来访,她总谈农事。 陈永贵晚年身体差,宋玉林监督他吃药,寄去自家腌菜。他在北京农场顾问,她偶尔北上,帮着整理资料。两人通信频繁,她写田间进度,他回政策要点。家庭教育上,她强调勤劳,陈明花出嫁,她送去被子,教媳妇持家。陈明善工作后,寄钱回家,她存起一部分,留给小儿子上学。整个过程,她保持农民本色,没沾过特殊照顾。陈永贵外出,她独力支撑;他生病,她熬汤寄去。这样的日子,平实却牢靠。 1986年陈永贵在北京医院去世,七十二岁,宋玉林赶去处理后事,核对遗嘱,签字确认。他留下的八千多元存款,她按指示分给子女。回大寨后,她住回旧窑洞,继续下地干活。村组织安排补助,她推辞,说自己还能动,不想添麻烦。孙辈出生,她带他们认田,教基本农活。 子女偶尔回村,她分发自家粮食,嘱咐他们多干实事。陈明亮在北京工作,带她去城里,她住几天就回。2018年4月6日,宋玉林在家辞世,九十二岁。出殡那天,村民自发送行,队伍绵延山路,郭凤莲读悼词。各地两百多人赶来,表达敬意。

0 阅读:541

猜你喜欢

代天谈历史

代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