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0万台胞天塌了!特朗普一锤定音,岛内以后只生产内衣和日用品 特朗普在采

百日依山尽 2025-11-04 01:08:28

2340万台胞天塌了!特朗普一锤定音,岛内以后只生产内衣和日用品 特朗普在采访中宣称,因为征收关税,台岛内大型企业正在将微芯片生产转移到美国。两年后,美国将控制40%至50%的微芯片市场。 至于台岛,以后只需要生产美国没必要生产的内衣和日用品。 特朗普一番关于台湾产业的言论,让2340万台胞彻底坐不住了,在岛内掀起轩然大波。这位前总统在采访里毫不客气地给台湾未来的产业发展定了调,话里话外的意味让不少人心里发慌。 他直言,因为美国征收关税的施压,台湾的大型企业正把微芯片生产往美国转移,按照这个势头,两年后美国就能掌控全球40%到50%的微芯片市场。至于台湾,在他看来根本没必要保留高端产业,以后专心生产美国不屑于做的内衣和日用品就够了。 这番话可不是随口一说,此前他就多次在公开场合宣称,台湾的芯片产业是“100%夺走”美国的生意,言语里满是要把这部分产业“拿回去”的意味。 事实上,台湾芯片产业向美国的转移早有端倪,背后正是美国政策的强力推动。美国《2022芯片和科学法案》抛出巨额补贴,看似是吸引企业入驻,实则是用政策手段逼着台企外迁。 台积电作为台湾芯片产业的龙头,已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但过程远不如想象中顺利。岛内三位科技界大咖——前“工研院院长”史钦泰、台积电前副总林本坚和“中研院院士”谢长泰曾联名发文,直指这项法案是“非常糟糕的政策”,会直接削弱台积电的实力。 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正面临诸多难题,当地缺乏有经验的芯片制造工人,无奈之下只能从台湾抽调员工支援,生产成本比岛内高出五成。 更让企业头疼的是补贴问题,不仅额度远低于英特尔等美国本土企业,拨款时间还一拖再拖,就连拜登政府都在赶换届前加急处理补助发放,显然是担心特朗普上台后会终止这项政策。 芯片产业对台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只是台当局鼓吹的“硅盾”,更是支撑当地经济的核心支柱。而特朗普的野心不止于转移产业,还借机提出了“保护费”的说辞。 他直言美国与台湾相距9500英里,要隔着半个地球提供保护“存在实际困难”,言外之意就是台湾需要拿出更多钱来换取所谓的“安全保障”。要知道,蔡英文执政8年间,台湾已经向美国支付了253.36亿美元的军售费用,即便如此,仍有高达197亿美元的军售订单被延宕。 特朗普甚至把台湾比作“笔尖”,在这种认知里,台湾的产业价值完全要服务于美国利益。他身边的团队也在不断释放类似信号,暗示若其上台,台积电的高端制程必须迁入美国,彻底变成“美积电”。 这种论调在台湾舆论场引发强烈反弹,有台媒直接驳斥,台湾芯片产业是政策、学人和民间投资共同打造的成果,绝非“偷走”美国的,真正在巧取豪夺的恰恰是用政策施压的美国。 如今特朗普的言论更像是给台湾产业发展画了条“降级路线”,从全球领先的芯片产地沦为日用品加工厂,这样的落差让依赖高端产业生存的台湾民众难以接受。 而美国内部对这种强行转移产业链的做法也有争议,不少专家指出,这种将科技问题政治化的行为,最终会扰乱全球供应链,反噬美国自身。 芯片产业的迁移不是简单的工厂搬家,背后牵动着数万从业者的生计和台湾经济的未来。特朗普一句“只生产内衣和日用品”的定论,无疑给台湾产业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282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