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兵的都知道“黑龙十八手”,堪称部队高杀伤力拳术和擒拿格斗绝学,1995年以后

阿皮历史库 2025-11-04 10:56:03

当过兵的都知道“黑龙十八手”,堪称部队高杀伤力拳术和擒拿格斗绝学,1995年以后被从训练大纲中废除禁练了,原因是过于阴狠凶险,招招致命,练者手指变形,身体摔跌损伤,部队战士训练中时常发生腿脚骨折,而实战运用中,被打者非死即残,曾有武警战士一个打14个造成对方11死3伤的记录。     “黑龙十八手”不是什么江湖武学,它是正儿八经由黑龙江武警总队创编的正规军事训练科目。     上世纪80年代初,武警部队刚组建没多久,当时的治安环境和任务需求都需要一套实用的擒敌技术,毕竟在很多不能使用武器的场景下,战士们得靠赤手空拳保护自己、制服歹徒。     于是黑龙江武警总队整合了太极拳、八卦掌、八极拳等八种传统拳法的精华,挑选了18个最具实战性的竞技动作,编排出这套拳术,1981年完成创编,1983年就在部队里推广开来。     它的核心特点是不搞花架子,所有动作都直指人体要害,比如戳眼、击肋、反关节等,追求的是“一招制敌”,甚至“一击必杀”,在当时的背景下,这种直接高效的格斗术确实满足了部队的迫切需求。     但这套拳术的厉害之处,也正是它的问题所在。     “黑龙十八手”是典型的力量型搏击拳法,对练习者的基础功力要求极高,核心是臂力、腕力和指力。     为了达到训练效果,战士们每天得练蝎子倒爬功,也就是倒立着用双手代替双脚行走100米,早晚还要各做50个标准的三指俯卧撑,只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发力。     等指功练到一定程度,还要尝试用这三根手指倒立行走50米,再加上打吊袋、梅花桩、木人桩这些训练,整套流程下来强度极大。     别说是新兵,就算是身体素质不错的老兵,长期练下来也容易出现损伤,手指变形是常有的事,摔跌造成的腿脚骨折、关节扭伤更是频繁发生。     部队训练的目的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战士,而不是练出一批带着伤病的“残疾人”,这种高损伤率的训练模式,从长远来看其实违背了训练的初衷。     再说“黑龙十八手”的招式里有近四分之一能让人终生残疾,像“截肘扣带”这一招,专门破坏对方的肘关节,稍一用力就可能造成骨折,后续还能衔接切颈、击腹等变招,一旦实战中使用,很难控制力度。     军用格斗术和擂台竞技不一样,本来就没有禁止击打的部位,眼睛、咽喉、太阳穴、裆部这些要害都是攻击重点,但“黑龙十八手”把这种“狠”发挥到了极致,导致实战中往往出现“非死即残”的结果。     这在早期任务环境中或许能接受,但随着时代发展,部队的任务性质发生了变化,除了应对极端情况,更多时候是处理治安事件、执行维稳任务,需要的是“控制制敌”而不是“致命制敌”。     如果面对的是普通歹徒或者闹事人员,一出手就造成重伤甚至死亡,不仅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社会争议,这显然和部队“保家卫国、服务人民”的宗旨不符。     可能有人会觉得,部队训练就该追求极致杀伤力,太“温柔”了怎么打仗?其实这种想法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现代军队的战斗力核心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格斗技巧,而是协同作战、武器装备、战术配合等综合能力。     而且格斗术的本质是“绝境求生”的技能,不是日常训练的核心,更不是用来主动攻击的工具。     看看其他国家的军队,早期也有类似的高强度格斗训练,比如美国特种部队在50年代搞的“格斗坑”,让士兵在坑里混战,直到最后一个人站着出来,结果就是伤病率极高,后来也逐渐被更科学的训练方式取代。     这说明不管哪个国家,军队训练都在朝着“高效、安全、科学”的方向发展,牺牲士兵健康换来的“狠辣技能”,终究不符合现代军事建设的理念。

0 阅读:109

评论列表

冬日彩虹

冬日彩虹

2
2025-11-04 11:56

该保留几招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