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我们再次出现了如孙中山当年说的‘一盘散沙的中国人’的局面。普遍的信任危机,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不断出现。无论是少数成功者还是多数弱势群体,没有一个阶层有生命幸福感......”字字诛心,震撼人心! 王德峰教授说他观察到一个现象,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好多人都没多少幸福感,对自己的日子也没那么满意。 社会信任正在流失,在社区里,很多邻居住了多年,却互不认识,像陌生人,在公共场合,有人看到老人摔倒,也会犹豫是否去扶,因为担心麻烦或责任。 过期的食品换个新包装就接着卖,号称是 “天然” 的东西,其实里面偷偷加了化学成分,直播卖货更离谱,有人专门编些惨兮兮的故事,说到底就是为了把又差又贵的东西卖出去。 网络环境也不乐观,信息真假难辨,理性讨论容易变成互相攻击。 那么之所以会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一是满脑子只想着搞钱,把道德都丢一边了,现在社会上不少人一门心思追着经济利益跑,像礼义廉耻、诚信这些最基本的底线都不当回事,慢慢就有了骗钱、只认钱不管别的事儿。 面对社会信任缺失和精神空虚的问题,有两种主要思路可以应对,第一种是实践派,强调从行动入手,虽然个人力量有限,但大家的努力累积起来,就能形成社会整体的信任和力量。 第二种是心灵派,强调自救,在利欲熏心、环境复杂的社会里,个人需要守住本心,提升自身修养,让内心充实。 幸福不在于物质多少,而在于生活的质量和价值,王德峰的书《寻觅意义》被一些人视为寻找内心安宁的参考,帮助个体建立稳定的精神家园,应对外界纷扰。 道德缺失和精神空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缺乏诚信的社会环境会让人精神空虚,而精神空虚又会让人过度追求物质、采取不择手段的方式,二者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来看我们既要通过制度和规则让诚信得到保障,对违法失德的行为予以惩罚,也要鼓励个人关注精神生活,让内心充实。 让善意和仁爱成为社会基础,让踏实做事的人得到尊重,这样才能让现在“一盘散沙”的社会重新凝聚起来,建立起稳固的人际信任和社会秩序。 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潮起海风
所以,有法必依,仁慈会让人不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