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那个跟我们打了好几年贸易战、把全世界搅得天翻地覆的男人,居然在一次讲话里,谈到了中美会晤,而且说的话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说:“我与中国的G2会晤对我们两国都意义重大。这次会晤将带来持久和平与成功。愿上帝保佑中国和美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向其主要战略竞争对手致以“愿上帝保佑中国和美国”的祝福,这种巨大的反差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值得深入解读的政治信号,他对不同国家的态度差异,清晰地展现了这套标准,他可以公开且多次嘲讽印度,声称其七架“漂亮的新战机”被巴基斯坦击落,他也会当着巴西现任总统卢拉的面,称赞其政治对手博索纳罗是一位“好总统”,这种羞辱性的言行,与他对中国的客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连俄罗斯这样的昔日对手,也被他形容为“纸老虎”,其军事强国形象被言语解构,欧洲的英、法、德、意等传统盟友,则持续在贸易和军费问题上被施压勒索,至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更像是被他视为下属。 这种反差表明,特朗普的世界观里没有平等的朋友,只有值得正视的对手和可以轻视的附庸,中国的实力强大到让他不敢轻易羞辱,因此获得了成为“对手”的资格,这种基于实力的“尊重”,恰恰是对其他国家不满的根源。 “G2”这一概念也服务于一个非常具体且紧迫的短期目标:确保特朗普的国内政治安全,他的核心需求与美国的中期选举紧密相连,为了稳固共和党在农业州的票仓,推动大豆等农产品对华出口成为他的首要任务,他十分担心中国因为缺乏互信而改变采购计划,这会直接影响他的选情。 因此他在会晤后数日的11月2日再次重申“G2”观点,并提出明年四月访华的计划,可以被视为一种加固关系的“保险”措施,这些言行都是为了在选举前稳住中美关系,为自己的政治利益增加底气,“G2”的提法,此刻成为换取大豆订单的“定心丸”。 特朗普的“G2”修辞,提醒我们既要看到它所反映的中国实力崛起的客观事实,也要洞悉其背后根植于交易主义和善变性格的不可靠性,这种“被逼出来的认可”,从侧面证明了强大才能赢得尊严。 同时必须警惕其言论的“挥发性”,这位以“翻脸比翻书还快”著称的商人总统,其友好姿态随时可能因为利益变化而逆转,真正的尊严和话语权,不依赖于对手一时的“祝福”或口头“承认”,而是源自自身不可动摇的实力基础,对手的尊重,无论真假,都只是实力增长的副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