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卢比奥,那可是美国反华阵营里头,叫得最响!以前,他只要一开口,就没有咱们中

旅途知心啊 2025-11-04 17:29:44

以前的卢比奥,那可是美国反华阵营里头,叫得最响!以前,他只要一开口,就没有咱们中国的好话,天天在国会里上蹿下跳,今天要制裁这个,明天要封锁那个,好像不把咱们中国整死,他晚上都睡不着觉。那副嘴脸,那股嚣张劲儿,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他口才又好,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把很多美国人都给忽悠瘸了。   基建领域的差距早就摆在台面上。中国正在推进的川藏铁路,成都到拉萨段投资就接近3600亿。1700多公里的路程里,一半以上都是桥梁和隧道,光是攻克高原冻土、地震带这些难题,就砸进去了无数研发成本。   明眼人都清楚,这条铁路运营初期十几年肯定赚不到钱,但为了让藏区和内地联系更紧密,让沿线百姓共享发展机遇,中国还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建设。   再看美国,全国铁路客运公司Amtrak常年亏损,2023年调整后亏损近7亿美元,连马斯克都忍不住提议将其私有化。   加州规划了十几年的高铁至今烂尾,私营企业觉得回报率太低不愿投资,政府也舍不得真金白银投入,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数字基建方面的对比同样明显。中国的5G基站数量已经超过425万个,就连西藏的偏远乡村都能用上稳定的5G信号。   这些基站初期投入巨大,运营商光建网就花了几千亿,前几年几乎没什么盈利,但为了实现全国覆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美国的5G基站数量只有14万个,一半以上的农村地区连像样的宽带都没有。据BroadbandNow统计,有2600万美国人用不上符合标准的宽带,不是技术不行,而是运营商觉得农村用户少、维护成本高,赚不到钱就懒得铺网。   阿拉斯加州的宽带月费高达114美元,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这种只看短期利益的思路,很难实现全面覆盖。   科技领域的发展更能体现这种差异。华为海思的造芯之路充满坎坷,前14年几乎都在亏损。一款光通信芯片的流片成本就高达2000多万,往往需要研发三四次才能成功,很多项目做出来后暂时用不上,只能先封存起来。但正是这些看似"不赚钱"的投入,在被制裁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7纳米芯片悄悄流片成功,Mate60Pro一经推出便迅速售罄,靠的就是当年那些没人看好的"冷板凳项目"。美国的芯片企业就不一样了,英特尔在先进制程上逐渐落后,核心原因就是更愿意把钱投到短期能盈利的领域,没人愿意花十几年时间熬研发。   毕竟股东最看重季度财报的表现,没人有耐心等待十年八年再看回报。制造业的差距同样令人瞩目。2023年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船都是中国建造的,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2倍。而美国造船业的全球份额只剩下0.2%,甚至比不上土耳其。不是美国造不出船,而是造大船需要完整的工业链。   炼钢、造配件这些环节利润微薄,美国企业早就把产能转移到了国外,等到需要建核电站时,连混凝土都因为本土产能不足而涨价,这就是只看短期利润的后遗症。   光伏产业的发展更是典型例子。这项技术最初是美国先搞出来的,但中国企业敢于砸钱建设全产业链。哪怕初期亏损也要扩大产能,如今全球80%的光伏供应链都掌握在中国手里,欧美同行要么倒闭要么依赖进口,这就是"不赚钱也干"比"只赚钱才干"的明显优势。   面对公共危机的态度,更能看出两者的理念差异。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国企不计成本地生产口罩、疫苗。   免费为十几亿人接种疫苗,累计接种量达到34亿剂次,所有花费都由国家兜底,根本没有计算盈利。而美国的辉瑞公司靠疫苗一年就赚了367亿美元,占总营收的45%,疫苗定价高到普通人难以承受。这种逐利性导致美国疫苗分配混乱,偏远地区根本拿不到足够的疫苗,影响了整体防控效果。   其实卢比奥看明白的,正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逻辑:那些看似"不赚钱"的投入,并不是傻,而是把战略安全和民生福祉放在了利润前面。   美国的资本主义体系中,资本说了算,不赚钱的事没人愿意碰,哪怕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也不例外。卢比奥的转变,不是心软了,而是终于看清了中美竞争的本质。中国靠的是长期主义的战略投入,哪怕十年二十年不赚钱也要啃硬骨头。   美国却被资本绑住了手脚,每一步都要算回报率,这种差距,不是靠喊口号就能弥补的。   他以前在国会里上蹿下跳,不过是没看清这些实打实的差距,如今说出实话,不过是被中国那些"不赚钱的坚持"打醒了而已。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旅途知心啊

旅途知心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