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白天诵经供佛,是一个无比虔诚的尼姑,晚上就戴着假发、穿着黑丝,开着几百万的豪车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1-04 18:41:19

她白天诵经供佛,是一个无比虔诚的尼姑,晚上就戴着假发、穿着黑丝,开着几百万的豪车去夜场找乐子,这样的反差不禁让人思考:佛门清净之地为什么养出了这样一个身价数千万的假尼姑? “主角”,法号释智定,她原名叫史爱雯,1967年出生在吉林的一个农村。 史爱雯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得漂亮,村里人都夸她。她不甘心一辈子窝在那个小山村,早就动了心思。改革开放那会儿,南风吹得正劲,听说香港遍地黄金,她就铁了心要“闯”过去。 刚到香港,她没学历、没技术,粤语也不灵光,只能打零工,过得那叫一个惨。她心里清楚得很,在香港这地界,身份是第一位的。 她是怎么拿身份的?靠美貌。她很快物色上了一个香港本地人,一个叫岑伟荣的货车司机。关键是,这司机当时已经有家室了。但史爱雯不管这些,她利用自己的年轻貌美,硬是让对方神魂颠倒,离了婚,娶了她。 你以为这是爱情故事?拉倒吧。史爱雯心里明镜儿似的,她要的就是那张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她硬是陪着这个她根本不爱的男人过了七年。七年期满,拿到身份的那一刻,她立马翻脸,干脆利落地提出了离婚。 这手段,这忍耐力,就问你服不服?她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极其明确:在香港扎根,然后搞钱。 离了婚,有了身份,下一步就是搞钱。可怎么搞呢?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就在这时,她偶然路过香港大埔的定慧寺。她往里一瞧,嚯,香火鼎盛,香客们一个个拎着大包小包,出手那叫一个阔绰。 史爱雯那“商业嗅觉”一下就来了:嘿,这“行当”可比打工强太多了! 她立马换上另一副面孔——可怜兮兮、看破红尘、一心向佛。她找到了当时定慧寺的住持初慧大师,声泪俱下地编了一套自己身世凄苦、情路坎坷的词儿,说自己现在大彻大悟,只想侍奉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她演得太真了。年迈的初慧大师心一软,信了。 史爱雯就此剃度出家,法号“释智定”。 进了寺庙,她把自己那股“精明”劲儿全用在了“表演”上。她成了全寺庙最“勤奋”的尼姑,早课、诵经、打扫、端茶倒水,比谁都积极,把老师父伺候得舒舒服服,哄得妥妥帖帖。 几年下来,她成了初慧大师最信任的徒弟。老师父圆寂前,顺理成章地就把住持的位置和寺庙的全部“家当”,都交给了这个“最虔诚、最老实”的徒弟。 史爱雯的“潜伏”,大获全成功。 一当上住持,手握寺庙的财政大权,释智定彻底不装了。她把寺庙当成了自己的“私人公司”和“提款机”。 香客们捐的香火钱、修缮款,源源不断地进了她的私人腰包。 这下,标题里的那一幕就上演了。 白天,她是宝相庄严的住持。到了晚上,她房间里那九个大衣柜可就派上用场了。 你猜里面是啥?全是袈裟?不。里面塞满了各种名牌包、黄金珠宝、性感内衣、情趣用品,还有各种颜色的假发和黑丝。 寺庙的停车场里,停着她几百万的豪车。她经常在深夜换上惹火的装扮,开着豪车直奔夜场,花着香客的钱纸醉金迷,甚至还包养“男宠”供自己取乐。 这还没完。她还利用住持的身份,干起了“假结婚”的生意。为了帮内地的两个和尚搞到香港身份,她竟然先后跟这两个和尚登记结婚了。 这操作,简直是把“清规戒律”四个字按在地上摩擦了个遍。她把佛门当成了一个完美的“壳”,一个不用交税、受人跪拜、还能疯狂敛财的“保护伞”。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释智定能骗得了普通香客,但她盯上了一个不该盯的人——香港的知名人士、演员翁静晶。 翁静晶也是信佛之人,真心想为寺庙出点力。释智定一看来了“大金主”,故技重施,对着翁静晶天天哭穷,说寺庙这儿要修,那儿要补。 翁静晶前前后后捐了巨款,可她也是个明白人。她发现自己捐了那么多钱,定慧寺还是破破烂烂,这钱都去哪了? 翁静晶留了个心眼,开始私下查账。这一查,简直是捅了马蜂窝。她不仅查出了释智定奢靡的生活、名下的豪宅豪车,更是挖出了她那两段匪夷所思的“和尚婚姻”。 2015年,翁静晶掌握了全部证据,直接召开发布会,把释智定这身“画皮”扒了个底朝天。 香港社会一片哗然。警察随即介入,冲进定慧寺,当场将她抓获。在她房间里搜出的那九个衣柜的“物证”,彻底坐实了“黑丝住持”的名号。

0 阅读:0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