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福建舰不会再有第二艘了?福建舰的交付时间一拖再拖,不是技术不行,是中国海

疾冰预防说 2025-11-04 19:03:18

为什么说福建舰不会再有第二艘了?福建舰的交付时间一拖再拖,不是技术不行,是中国海军在憋下一代航母的大招! 福建舰已经成为近年来军迷圈最热的话题之一。从2022年下水到现在,三年过去了,它的交付消息却依旧不明朗。 有人开始揣测:是不是技术有问题?是不是“掉链子”了?但真相比你想得复杂得多。 福建舰可以说是“技术领先到不适合复制”。这艘航母从一开工就不是为了量产,而是为了试验一整套前所未有的新技术。从电磁弹射到综合电力系统,再到舰载机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布局,几乎每一项都是“第一次”。 海军的目标很明确:用福建舰把这些新技术一一验证清楚,然后为下一艘真正的大杀器——004型核动力航母铺平道路。 在具体技术上,福建舰可谓是“技术堆满身”。原本只为歼-15设计的电磁弹射系统,后来为了适配隐身舰载机和固定翼预警机,工程师不得不扩大功率调节范围,并加装“智能能耗分配模块”,根据飞机重量自动调整电能输出。 这一改,测试周期硬生生拉长了半年多,但值了,这可是为未来几十年航母打基础的活。 不仅如此,福建舰内部布局也不断改动,原设计刚建好,海军又提出要预留激光武器和无人机作战指挥系统的位置。 这就意味着,原本的管线、电缆、舱室结构都要改,很多人以为是“设计返工”,其实是“技术提前埋点”。 再看它的动力系统——福建舰采用了马伟明院士团队研发的第二代舰船综合电力系统,通过 12kV 中压直流电网实现全舰能量动态分配。其核心突破在于飞轮储能装置单机储能量达 120 兆焦耳,充放电效率 98%,4 台并联可支持连续 12 次 35 吨级舰载机弹射。 福建舰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解决了常规动力航母的电力瓶颈,理论上可支持激光武器和电磁炮上舰,这一技术突破已为下一代核动力航母埋下伏笔。 核动力的好处不仅在于续航时间长,更重要的是能为未来的电磁炮、激光武器等高能耗装备提供持续电力,福建舰现在就在帮未来航母把这套系统给摸透。 有些人拿美国“福特号”来对比,认为中国也应该“量产航母压制对手”。但福特号自2017年服役以来问题不断,电磁弹射系统频繁故障,航母出动效率一度不如尼米兹级。 中国海军显然不打算走这条“试错-修复-再部署”的路线,而是选择“试完再造”,一次到位。 再加上中国军工向来不搞重复建设,就像052C驱逐舰,只造了6艘就停产,转向更先进的052D。福建舰的命运也是如此:相当于完成使命后自然“毕业”,真正的大杀器是后面那艘核动力、排水量超10万吨、能带超80架舰载机的004型。 所以福建舰不会有第二艘,并不意味着它失败了,恰恰相反,它太重要了。 它承载了中国海军从“追赶者”向“领跑者”转型的关键一步,未来等004型正式下水回头看,福建舰这几年“磨洋工”式的测试,其实是中国航母技术体系的一次集体跃迁。

0 阅读:221
疾冰预防说

疾冰预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