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德国正式宣布了! 11月4日,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长卡特琳娜·赖歇对外宣布,从2026年1月1日起,德国将为能源密集型产业提供国家补贴电价,计划以每度电少6欧分(0.6美分,约合人民币0.04元)的优惠价格发电给企业。 赖歇表示,此举旨在帮助企业减轻电费负担,使其在未来与其他国家的同类企业竞争时保持优势,并继续留在德国。 德国此举并非无的放矢,此次补贴电价的对象主要是那些能源密集型产业,而这些产业占德国制造业76%的能耗。 根据德国联邦当局的估算,这项政策将惠及2200家企业,预计花费约40亿欧元。接受补贴的企业必须向当局做出承诺,对于德国当局出台这一补贴电价政策,国内反响很大。 因为家庭用户和中小企业也很想要补贴啊,我们交税也不少啊,为啥不给我们补贴啊?不公平!这种声音在德国各大媒体评论区出现频率很高。 其实不光是德国,在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出现了某些政策倾斜,都很容易引发舆论的不满。 只是德国现在财政赤字已经达到820亿欧元了,预计到2029年财政赤字将突破1260亿欧元,补贴的钱从哪里来是个问题。 而且,德国这两年的能源政策遭遇了不小的挑战,因为关闭了核电后,德国的电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如今,德国想要降低电价几乎不可能。 觉得德国这电价补贴挺拧巴的。给大企业补是想留产业、促减排,道理能懂,但家庭和中小企业不乐意也正常——大家都交税,凭啥好处只给大企业? 更关键的是,德国本身赤字都快扛不住了,电力还得靠进口,补贴的钱从哪儿来、能不能长久都难说。政策只顾一头,难怪会遭吐槽,还是得把公平和钱的事儿想周全点才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