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0万桶入库!中国快速充实石油储备,要为大事做准备? 美媒《华尔街日报》

巷尾小酒馆 2025-11-05 16:36:05

每天100万桶入库!中国快速充实石油储备,要为大事做准备? 美媒《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称,中国已经过去几个月都在快速充实本国的石油储备。中国官方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每天进口超过1100万桶石油,这一数字超过了沙特的日产量。分析师认为,其中每天有超过100万桶被储存入库。   其实中国这么做是在全球能源乱局里给自己装“安全气囊”,把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清醒操作。是国际局势和国内需求怎么逼着我们必须这么干。   这波加速囤油的直接导火索,是全球石油供应的“定时炸弹”越堆越多。中东那边就没安生过,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刚升级,美国又派航母堵在波斯湾,而波斯湾每天要过全球30%的原油船,万一哪天战火燎到油田,油价立马得飙上天。   况且美国自己在搞“能源霸权”,前阵子刚威胁要制裁不跟着它限价的产油国,还撺掇欧洲减少对俄石油依赖,把全球能源市场搅得一团乱。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2025年前三季度每天进口1100万桶,比沙特日产量还多,对外依存度高达73.5%,相当于脖子上挂着个“能源软肋”,趁现在供应还稳、油价在60美元左右的低位囤点货,不然等冲突炸锅、油价翻倍时再行动就晚了。   2022年俄乌冲突那回,油价一下冲到130美元一桶,国内加油排队、化工企业停产的教训还没忘,现在囤油就是吃一堑长一智。   而且国内的需求摆在那儿,储备早就该补短板了。中国每天要烧掉1500万桶石油,汽车、飞机、化肥全靠它撑着,去年新能源汽车虽然卖了2200多万辆,但短期内石油还是“工业血液”。   之前的储备根本不够扛风险,2025年6月的数据显示,国家战略储备加企业商业储备才8.9亿桶,只能撑81天进口,离国际能源署90天的最低标准都还差一点。   现在每天存100万桶,算下来一个月就能多囤3000万桶,到年底总储备能冲11亿桶,能顶100天以上进口,这才刚摸到“安全线”。   而且我们的储备基地一直在扩建,舟山、大连这些基地的库容都快满了,新批的11个基地明年投用后能再装好几亿桶。   美媒炒作“中国在为大事做准备”,纯粹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都囤了几十年了。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巅峰时能扛140多天,2022年还靠释放储备压油价,到中国这儿正常储油就成了“有企图”了。   其实他们怕的是中国掌握了油价话语权,中国现在的囤油节奏稳得很,既不抢涨也不杀跌,国际油价跌的时候多买,涨的时候少进,反而成了全球市场的“稳定器”。   而且我们的进口渠道早多元化了,俄罗斯现在是最大供应国,每天送200万桶,沙特、伊朗也跟着供货,还修了中俄跨境管道,不用全靠马六甲海峡这条“生命线”,就算海上运输出问题,陆上管道还能补。   伊朗甚至把2000多万桶油存在中国,既帮他们解了出口难题,我们也多了层应急保障,这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每天100万桶入库,是中国从“被动保供”到“主动避险”的转变。能源安全从来不是小事,1973年石油危机让西方国家经济衰退的例子摆在那儿,现在全球地缘冲突不断,美国又总想用能源卡别人脖子,中国只有自己囤够“余粮”,才不会在危急时刻被人掐断命脉。   这不是搞军事准备,而是最实在的经济自保,就算哪天进口真断了,12亿桶储备能撑180天,足够我们调整供应链、找替代来源了。   那些说“没必要”的人,要么是不懂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要么是盼着中国掉坑里。等我们的储备能扛半年以上,就算国际油价再疯涨、供应再中断,国内的加油枪照样能出油,工厂照样能开工,这才是真正的“为大事做准备”   中国是准备好应对任何风吹浪打,把发展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为十四亿中国人民负责。 (每期带大家了解一点不一样,点赞关注,主页的内容更加精彩!)

0 阅读:52
巷尾小酒馆

巷尾小酒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