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隆美尔被希特勒处决时,他单独把15岁的儿子叫到身边,对他说:“我将在接下来的十五分钟内离世,希特勒指责我叛国,如果我承认,我的罪行将被严格保密。你和你妈妈将能够获得陆军元帅的全部抚恤金。为了你们,我必须饮下毒药。你要照顾好你的妈妈,继续活下去。”随后,隆美尔坦然接受了死亡。 隆美尔的死并非简单的处决,而是一场希特勒精心安排的“交易”,希特勒给出的条件很明确:只要隆美尔承认“叛国罪”并自愿服毒,相关罪行会严格保密,不会公开。 对外会宣称他是“战伤复发”去世,还会为他举办盛大的国葬,维持他“民族英雄”的公众形象。 更关键的是,隆美尔的妻子露西和儿子曼弗雷德能安然无恙,露西还能终身领取陆军元帅的全额抚恤金。 这个“交易”看似给了隆美尔选择,实则是无法拒绝的要求,因为另一条路是被送上“人民法庭”公开审判,那不仅意味着隆美尔本人的身败名裂,他的家人也会受到牵连,权衡之下,为了保全家人,服毒自尽成了隆美尔唯一的选择。 隆美尔早在一战时就一战成名,后来凭借军事著作受到希特勒的赏识,在北非战场,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赢得“沙漠之狐”的称号,在德军中积累了极高的威望,甚至在盟军那边也有很高的认可度。 这份威望既是隆美尔的资本,也让希特勒心生猜忌,1944年,德军在各个战场接连败退,隆美尔在前线亲眼看到大量士兵无谓牺牲,从军事角度出发,他主张与盟军和谈,结束战争。 但希特勒坚持要战到最后,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 1944年,发生了针对希特勒的“狼穴”刺杀事件,虽然刺杀失败,希特勒仅受轻伤,但他随即展开了大规模清洗,受牵连者多达约1.5万人。 在清洗过程中,霍法克中校供出了隆美尔,希特勒本就对隆美尔的威望和主张心存不满,这次刺杀事件成了导火索,即便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隆美尔参与刺杀,他的巨大声望也让希特勒觉得必须将其清除。 1944年,希特勒派威廉·布格道夫和恩斯特·麦赛尔两名将军登门,向隆美尔传达了最后的通牒。 隆美尔与家人短暂告别,用10分钟时间向儿子曼弗雷德说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把这场政治谋杀,变成了一个父亲为保护家人做出的牺牲。 随后,他穿上自己钟爱的非洲军团制服,平静地坐上了将军们带来的欧派尔轿车,车子开到一片僻静的树林里,隆美尔喝下了氰化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过程中他没有反抗,始终保持着镇定,仿佛只是在履行一份早已约定好的承诺。 从结果来看,这场“交易”确实达成了双方的预期,希特勒按照约定,为隆美尔举办了盛大的国葬,还亲自送上花圈,暂时稳定了因战事失利而动荡的军心和民心。 隆美尔用生命换来的承诺也得以兑现,妻子露西安然度过余生,一直领取抚恤金到1971年去世。 更具意义的是儿子曼弗雷德的成长,15岁就目睹父亲离世真相的曼弗雷德,没有被这场悲剧击垮,反而继承了父亲的坚韧。 战后,他投身政坛,成为斯图加特市长,并且一干就是22年,在任期间,他积极推动德国与昔日交战国的和解,赢得了广泛尊重。 隆美尔用生命换来了家人的安宁,意外地为一个致力于和平的政治家的诞生铺平了道路,他最后的身份不再是叱咤风云的“沙漠之狐”,而是一位用自己最后的力量,为家人争取未来的平凡父亲。 (参考信源:《隆美尔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