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女性已经彻底疯魔,从最开始的不谈恋爱,不结婚,到后来的不生孩子,不愿意和男

官芊芊 2025-11-06 06:44:56

韩国的女性已经彻底疯魔,从最开始的不谈恋爱,不结婚,到后来的不生孩子,不愿意和男生发生关系,现在变成了不跟男性交流,甚至是不和自己的亲生父亲兄弟说话,本来的初衷是为了争取更平等的权益,可却逐步变成了极端对立,甚至有人近乎于“疯魔”。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事儿得从十多年前说起。那时候的韩国年轻女性刚开始在网上悄悄聊天,抱怨职场里那些糟心事儿——同样大学毕业,男生进公司就比女生工资高;明明能力差不多,升职名单上永远先考虑男同事。   更憋屈的是回家还得当乖乖女,哥哥弟弟能躺着玩手机,自己就得帮忙做饭洗碗。这些零零碎碎的不公平像雪球越滚越大,终于在2015年前后找到了爆发口。   当时有个叫Megalia的论坛突然火了起来,很多年轻女性在这里倒苦水。有人说相亲时被男方评头论足,有人说上班被上司摸肩膀,更有人分享小时候被家里偏心的经历。   这些故事凑在一起,慢慢形成了后来被称为4B的运动——不恋爱、不结婚、不发生关系、不生孩子。乍听挺极端,但仔细想想,这其实是很多女性被逼急了的无奈之举。   转机出现在2018年。当MeToo的风吹到韩国,很多不敢开口的女性突然找到了勇气。电视台女记者公开指控被高层骚扰,女检察官揭发被同事下药,这些重磅新闻像在滚油里泼了冷水。   原来光鲜亮丽的职场精英也逃不过这些破事,普通女孩更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那段时间,便利店里的避孕药销量涨了三成,婚恋所的会员数却直线下跌。   到了2023年,韩国生育率掉到0.72的消息把大家都吓着了。政府急得砸钱,生孩子补贴从1000万韩元加到2000万,企业推出“育儿假必批”政策。   可这些措施就像往着火的大楼洒水花——有个28岁的白领说得很实在:“公司表面上支持育儿假,真请假三个月,重要项目立刻换人。升职通道断了,往后十年都受影响。”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场运动在2025年出现了更极端的变化。有些二十出头的姑娘开始疏远所有男性,包括自己的父亲和兄弟。   这种家庭内部的隔阂特别伤人,很多父亲完全搞不懂女儿为什么突然冷淡。   社交媒体的算法在这时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只要你看过一条性别话题的视频,接下来就会不停刷到更极端的内容。   有人分享和父亲断绝关系的经历,有人教怎么在职场给男同事使绊子。这些内容看多了,原本温和的姑娘也渐渐觉得全世界男性都在迫害自己。真实数据很能说明问题:现在韩国30岁以下女性有43%从未恋爱过,每10个家庭就有4个出现女儿疏远父亲的情况。   这场运动早就超出了最初争取平等权益的范畴。就像滚雪球下坡,开始只想捏个雪球,结果滚着滚着变成了雪崩。有些参与者私下也承认太激进,但骑虎难下——现在说句“其实我爸爸对我挺好”,在社群里立刻会被骂“叛徒”。   更麻烦的是,这种对立正在伤害正常的社会运转。幼儿园招不到孩子接连关门,婚庆公司转行做单身派对,甚至出现了专门为“厌男女性”服务的女子律师事务所。有社会学家私下叹气:“当年轻人连基本信任都没有,出台再多政策都是治标不治本。”   回头看这十年,就像看着一栋楼慢慢倾斜。最初只是墙皮脱落(职场歧视),接着出现裂缝(4B运动),现在连承重墙都在晃(家庭关系破裂)。   每个选择似乎都有苦衷,但结果就是整个社会在付出代价。或许真正需要的不是谁输谁赢,而是重新找回那个最简单的道理——无论男女,首先都得把对方当人看。只是不知道等大家想明白这点时,要付出多少代价了。  

0 阅读:0
官芊芊

官芊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