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印度药涌入中国,那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么说吧,对患者而言,尤其普通民众,绝

水绿玩转世界 2025-11-06 11:34:49

如果印度药涌入中国,那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么说吧,对患者而言,尤其普通民众,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事。   常年吃药的人都知道,有些药一吃就是好几年,价格稍微高点,日积月累下来就是笔不小的开支,而印度药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能让不少家庭少花冤枉钱,不用再为了买药省吃俭用,也不用在吃药和生活开支之间做艰难选择。   这一点确实没得黑,对于没那么多积蓄、又得长期用药的人来说,低价药就是实实在在的帮助,能减轻不少经济压力。   但光看价格便宜可不够,吃药是为了治病,不是为了添病,之前就有过印度药品出问题的新闻,几款口服液被查出有严重安全风险,还导致了不少孩子死亡。   这些药本来是用来缓解感冒咳嗽的,结果因为生产环节出了问题,里面混入了不该有的工业原料,含量超标得离谱,这种工业原料对身体伤害极大,尤其是小孩子,身体还没发育好,吃了之后很快就出现呕吐、排尿困难的症状,最后没能救回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跟生产企业的不负责脱不了干系,有些厂家为了省钱,采购原料的时候不严格把关,用工业级的原料代替药用级的,完全不管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生产过程中也不按规矩来,批次检验流于形式,该检测的项目不检测,该留存的样品不留存,导致有问题的药品能顺利出厂,更让人无语的是,还有企业涉嫌利益输送,把不合格的药品通过各种渠道卖出去,完全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而且印度的药店和诊所分布得特别散,药品从厂家到患者手里要经过好多环节,有些环节之间还存在利益关联,监管部门想管也力不从心,各地的监管资源不一样,有些地方查得严,有些地方就比较松,很容易出现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再加上现在网上买药越来越方便,一些非正规的网络渠道也在卖这些药,跨地区调货很频繁,监管部门想拦截都难,导致有问题的药品能扩散到很多地方,就算后来发现问题,想把药品召回来也不容易,没办法精准找到每一批有问题的药,很多患者可能已经服用了。   虽然印度当地也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药品生产、检验、召回都有明确规定,但执行起来就打了折扣,中央和地方的监管职责划分不清楚,互相配合不够,信息共享不及时,有时候发现问题了也不能快速采取行动。   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也不够,企业违法的成本远低于收益,所以才敢一再铤而走险,电子化追溯系统也不完善,药品没有统一的追溯码,出了问题查不到源头,也没办法及时跟踪药品的流向。   回到印度药涌入中国这个话题,低价确实吸引人,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普通民众不懂药品的生产工艺,也不知道怎么分辨药品的真假好坏,只能靠监管部门把好关。   如果监管跟不上,大量印度药进来之后,谁能保证这些药都是合格的?谁能保证里面没有混入有害成分?谁能保证生产和流通环节都符合规范?   而且,大量印度药进来,对国内的药企也会有影响,国内的药企一直在按规矩生产,投入了不少资金在研发和质量控制上,药品价格相对高一些,也是因为包含了这些成本。   如果印度低价药大量进入,国内药企的市场份额会被挤压,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这看起来对消费者是好事,能买到更便宜的药。   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国内药企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撑,就很难有资金投入研发,慢慢就会失去创新能力,最后可能导致国内的制药行业发展停滞,到时候市场被国外药品垄断,价格说不定还会涨回来,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所以说,印度药涌入中国不能简单用好事还是坏事来定义,对患者来说,多了一个选择,能买到便宜药,这是积极的一面,但背后的安全风险和对国内行业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不能有丝毫马虎,印度药的低价优势值得肯定,但安全底线不能突破,只有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引入印度药,才能真正惠及普通民众。   评论区聊聊,你觉得印度药进入中国,该如何平衡价格优势和用药安全呢?

0 阅读:18
水绿玩转世界

水绿玩转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