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那年我与陈凯歌的婚姻不幸福 洪晃说:1991年,我发现我和陈凯歌的婚姻不幸

敏锐糯米 2025-11-06 14:43:16

洪晃:那年我与陈凯歌的婚姻不幸福 洪晃说:1991年,我发现我和陈凯歌的婚姻不幸福了,里面有很多我看不惯的事情,就有了跟他离婚的想法,于是便跑到我妈妈那去了。 那时候,我的心里已经乱成了一团麻,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总觉得生活满是困境。我坐在妈妈家的沙发上,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想得到妈妈的支持,能让我感到被人理解;另又担心她会指责我的决定不成熟,她一直是个非常务实的人,做事讲究稳妥。 我对我妈说:“妈,我又想离婚了。”语气里带着一些试探的意味。她低头看了看手表,说:“都十二点半了,你先去睡觉吧。”说完,她站起来转身回了自己房间。她留下的这句话让我无比愤怒——我是来寻求帮助的,可她居然用时间迟了的理由来把这些话打发掉! 后来我妈其实挺聪明的,她知道我当时并没有真的做好离婚的准备,只是情绪来得急了,自己也没想清楚怎么收场。她不会用长篇大论来劝我,而是让时间冷却我的感受。当时的我完全没能理解她的智慧,只觉得自己被“冷处理”了,一肚子的委屈无处倾诉。 两年后,我最终还是离了婚。那时候,我已经不需要向妈妈或者任何人请教了,对这段关系的结束再没有挣扎,甚至还感到轻松。可是这件事却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家庭,以及我的成长。我妈后来说我遗传了我爸的不稳定基因。“你爸也是,跟谁都长久不了,他这一辈子换了三次婚,你小小年纪就跟着沾上了习惯。”她说这些话的时候虽然带着些调侃,但我却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些人好像注定无法长久?可能是性格,也可能是生活经历早早植入了某种模式,最终影响了我们的选择。 离婚之后,我觉得自己自由了,可自由并没有让生活突然变得完美。我在纽约拼命工作,一个人打两份工,月薪高得吓人,但那种孤独的感觉挥之不去。我和朋友聊起这种不幸福感,他们说可能跟我小时候父母离婚有关。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我的个人生活可能会一直面临困扰。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去见了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的问题像是打开了我的记忆匣子:“上次和你爸爸妈妈在一个房间是什么时候?”这句话让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几乎无解的问题。我四五岁时最後一次见到他们在同一个屋子,早就变成了模糊的残影。从那一刻开始,我既好奇又有点不安:现在如果让他们共处一个屋子,会发生什么画面? 我行动力很强,立刻给两人打了电话,提出邀请他们来我家一起吃饭。我虽然知道他们的关系早已疏离,却认为只不过吃个饭,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妈妈在电话里爽快答应,但话里还是藏不住她的锋芒:“你爸带他老婆来吗?不然,她不得嫉妒疯了?”我赶紧安抚她,说没有别人,就我们三个人。 爸爸的回应要更克制些。他问:“除了我和你妈,还有谁来?”我明确告诉他没有任何其他人,只是想我们一家三口聚一聚。他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 可到那天晚饭的前两小时,我接到妈妈的电话,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今天恐怕不行,朋友送了我一张贵得不得了的芭蕾舞票,我必须去了。”一个小时后,轮到爸爸也打电话过来:“我跟你阿姨决定提前离开纽约,这几天可能不会有时间了,别等我们。” 两个人的拒绝让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某些关系中的裂痕是无法修补的,即便我们尽力去促成某种画面,结局可能依然是失望。我坐在空荡的客厅里,望着桌上的红烧肉和几盘精心准备的菜品,心里却没有真正悲伤,只是隐隐有些失落。也许,那些心理学家的话只是让我启动了一场无法完成的任务。问题是,他们都放了我的鸽子,我也无法强求。 如今回头再看30年前发生的这件事情,觉得自己当时的想法挺有意思。把他们强行摆到同一屋子,不是就能创造幸福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早已从这种经历里走出来。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的艺术,我们只能去接受它,而不是试图改变它

0 阅读:47
敏锐糯米

敏锐糯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