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27岁军官要给14岁妓女赎身,老鸨要3万赎金,他正要付钱,却被青楼女

冷紫叶 2025-11-06 14:51:58

1914年,27岁军官要给14岁妓女赎身,老鸨要3万赎金,他正要付钱,却被青楼女子拉住,她说,“你不必替我赎身,我自有办法脱身。要娶我可以,但你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 1914年的上海,法租界的长三堂子夜夜笙歌,却掩不住角落里14岁少女董竹君的落寞,这年她刚被抵押进来满一年,本是黄包车夫的女儿,父亲病重耗尽家财,才换了300大洋把她送进这销金窟做清倌人。 卖艺不卖身的规矩不过是暂时的护身符,她清楚再等些时日,老鸨迟早会逼着自己接客,那双盯着她的眼睛早就写满了算计。 就是在这样暗无天日的日子里,27岁的夏之时闯进了她的生活,这个刚从四川过来的军官可不是普通嫖客,他24岁就当了四川副都督,跟着孙中山闹革命,这会儿正因“二次革命”失败,躲在上海秘密搞反袁活动,来堂子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 和那些盯着她脸蛋流哈喇子的男人不同,夏之时总爱听她唱《梅花三弄》,还会和她聊几句诗书,言语里满是对家国的忧虑。 一来二去,两人心里都生了情愫,董竹君对着镜子悄悄打量自己,觉得这副模样配得上这位爱国英雄;夏之时也稀罕她的聪慧,明明没读过多少书,说起话来却颇有见识,打心底里想把她救出去。某天夜里,夏之时攥着她的手说要给她赎身,娶她为妻,董竹君的心猛地一跳,却没立刻答应。 等夏之时真的找到老鸨谈赎身,对方的狮子大开口直接把空气都冻住了,老鸨捻着佛珠,眼皮都没抬就喊出三万大洋的价码。要知道那年一块大洋能买四十斤大米,三万块就是一百二十万斤,寻常人家几辈子都赚不到。可夏之时没含糊,掏怀表就要叫人去取钱,他虽是流亡状态,家底却还厚实,救心上人这点钱倒拿得出。 就在银元即将易手的瞬间,董竹君突然上前拉住了夏之时的胳膊,她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说不必替她赎身,自己有办法脱身。这话让夏之时和老鸨都愣住了,老鸨先是嗤笑,说这堂子插翅难飞,随即又威胁着要喊巡捕。董竹君没理她,转头盯着夏之时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要娶她可以,但得答应她的要求。 夏之时赶紧让老鸨先出去,屋里只剩两人时,董竹君才说出藏在心里的顾虑,她怕自己是被钱赎走的,往后要是夫妻拌嘴,他一句“你不过是我买来的物件”,自己就彻底没了尊严。她要的从来不是被施舍的自由,是能站着和他并肩的底气。 看着眼前这比同龄人成熟太多的少女,夏之时连忙点头,让她尽管提条件,董竹君这才缓缓道来,首先得明媒正娶做正房,绝不当小妾;其次婚后要送她去日本读书,她想认字学本事;最后家里的事得由她做主,他管国家大事,她理家务琐事。这三条在当时可不一般,尤其对一个青楼出身的女子来说,简直是敢和男人平起平坐。 夏之时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他本就受新思想影响,对封建礼教向来不屑,何况董竹君的胆识让他更添爱慕。两人悄悄合计了半个月,董竹君摸清了堂子的守卫规律,知道后墙每晚三更会换岗,有几分钟的空隙。逃跑那天夜里,她故意把值钱的首饰丢在桌上,装作只是临时出去,趁着换岗的空当翻过高墙,一头钻进夏之时早已安排好的黄包车。 车子在月光下疾驰,董竹君回头望了眼那座囚禁她一年多的牢笼,眼泪掉了下来,却笑得格外畅快。几天后,两人在上海日租界办了文明婚礼,没有三书六礼,却有彼此认可的平等约定。没过多久,他们就坐船去了日本,董竹君终于走进了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课堂,先生为她取了“竹君”这个名字,从此董阿媛成了董竹君。 谁也没想到,这个当年从堂子里逃出来的少女,后来会在上海创办锦江饭店,连卓别林访华都要特意去吃她做的香酥鸭。而她和夏之时的婚姻虽然后来因时局和性格走向破裂,但那三个条件早已刻进她的骨子里。她一辈子都记得,当年拒绝三万赎金时的那份坚定,正是这份不把自己当物件的傲气,支撑她走过了后来无数风浪。 董竹君在自传里写过,她从不因出身而自卑,也不因磨难而低头,1914年那个拉住夏之时的瞬间,不仅是一次逃跑的开始,更是一个女性对独立人格的第一次宣告。在那个女子多被当作附属品的年代,她用14岁的肩膀扛起了自己的命运,这份勇气比任何赎金都更值钱。

0 阅读:0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