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尴尬了!”11月4日浙江杭州,女子去参加70公里越野赛,可跑到终点后却发现,胸前的衣服上竟然变成了粉色,而且只有胸前的一块,找到原因是当天穿的粉色运动内衣掉色了,可找到商家。 对方却表示:汗液腐蚀正常,可以赔30元! 杭州女子的收纳盒里,粉红染色的运动内衣和短袖叠得整齐。 盒盖内侧贴着张手写日历,35 个红圈标记着维权的每一天,最后圈旁写着 “未兑现”。 她拿起那件飞比特内衣,指尖划过残留的粉色痕迹,想起比赛当天的狼狈。 2025 年,她在运动 APP 上刷到飞比特内衣的广告:“70 公里越野赛专属,流汗不闷汗”。 看评论区满是 “专业抗造”“多次洗涤不掉色” 的好评,她花 219 元下了单。 收到货她特意用冷水手洗测试,晾干后没发现任何掉色迹象。 比赛前一晚,她把内衣和 399 元的白色短袖搭配好,塞进运动背包。 那时她还没料到,这套精心准备的装备,会让她在终点线前陷入难堪。 11月4日,越野赛鸣枪开跑,杭州的气温已升到 28℃。 跑到 15 公里处,她感觉胸前衣服有点发潮,以为是出汗正常现象。 30 公里补给点休息时,她擦汗摸到胸前,手上沾了点淡粉色,没太在意。 直到冲过终点线,志愿者递水时眼神异样,她低头才看见大片粉红印记。 周围跑友的目光聚过来,她赶紧拉过运动外套裹住,脸烫得像发烧。 下午 3 点,她用手机拍下染色衣物,发给飞比特官方客服。 客服回复:“稍等,我查下售后规则”,这一等就是两个小时。 傍晚客服终于回复:“汗液腐蚀导致掉色属正常,最多赔 30 元”。 她当即反驳:“冷水洗没事,运动出汗就掉色,这是质量问题”,对方再没回复。 后来她打品牌 400 电话,接线员说 “已记录,会有人联系你”,此后再无音讯。 她在社交平台发了染色衣物的视频,配文 “200 多买的专业内衣,掉色毁了 399 元短袖”。 之后飞比特工作人员私信她:“删帖后我们退全款 + 赔短袖钱”。 她 10 点删除视频,再联系对方时,消息却显示 “已读不回”。 她再次发帖曝光,当天下午就收到平台 “内容违规” 的通知,视频被下架。 她截图保存私信记录,发给 12315 平台,投诉飞比特 “虚假承诺 + 恶意限流”。 她收到消协回电:“已联系品牌,对方称‘用户未按洗涤说明操作’”。 她翻出内衣吊牌,上面只写 “冷水洗涤,不可漂白”,没提 “运动出汗可能掉色”。 消协工作人员透露,今年已接到 3 起飞比特衣物掉色投诉,均未达成满意调解。 同日,她在维权群里看到新疆跑友的经历:同款内衣染坏白色运动裤,只获赔 50 元。 原来不止她一个人,遇到这种 “正常掉色” 的糟心事。 飞比特发声明的那天,她正在整理和客服的 17 条沟通记录。 声明里 “未充分提示风险” 的说法,让她觉得可笑 —— 根本没任何风险提示。 她对比了国标 GB/T 3920-2008,发现运动服装色牢度测试确实不含 “极端出汗” 场景。 她联系纺织行业的朋友,对方说:“这种情况商家常钻国标空子”。 朋友建议她找检测机构,可检测费要 800 元,比衣物总价还高,她犯了难。 至今,她的社交平台私信里,收到 27 条类似遭遇的留言。 南京的王女士说牛仔裤染坏 3 条内裤,广州的张先生遇过 T 恤掉色染皮肤。 全国消协数据显示,2023 年服装掉色投诉超 2.3 万起,调解成功率仅 68%。 她把这些案例整理成文档,发给消协作为补充材料,希望能推动问题解决。 现在,她依旧每天查看 12315 的反馈进度,收纳盒里的衣物还在等说法。 飞比特的官方店铺里,那款内衣仍在售卖,评论区多了些 “慎买,可能掉色” 的提醒。 她偶尔会去看看,心里盼着品牌能正视问题,而不是一直躲着消费者。 或许这场维权还要持续很久,但她不想放弃 —— 不是为了几百块,是想讨个公道。 信源:小鱼视频 200元运动内衣毁掉399元短袖 运动内衣跑70KM染成“血汗衣” 商家:汗液腐蚀正常赔30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