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征兵早已脱离常规,基辅州一个征兵中心招不到足够兵员,所有工作人员直接被编

晓蓝团赏 2025-11-06 15:41:08

乌克兰的征兵早已脱离常规,基辅州一个征兵中心招不到足够兵员,所有工作人员直接被编入正规军开赴前线,完不成任务的人会被当作填线步兵派往最危险的阵地。 这种做法听起来像是荒诞剧,却是2024年冬天真实发生的事情。征兵中心本来应该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动员的人,现在穿着迷彩服在战壕里数子弹。他们不是被敌人打败的,是被自己人的命令推上战线的。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2023年夏天。那时候乌军在南线反攻失利,伤亡数字开始失控。军方高层发现传统的动员方式已经失效,年轻人要么躲起来了,要么早就跑出国了。征兵人员上门找人,十次有九次扑空。 到了秋天,情况更糟。军方给每个征兵中心下达了硬指标,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动员任务。但适龄男性越来越少,征兵人员开始互相埋怨。有个在基辅州工作的上尉说,他们办公室原来有12个人,现在只剩下3个还在坚持,其他人不是被调走就是被自己征召了。 最讽刺的是,这些征兵人员自己也是25到45岁的男性。当任务完不成时,军方干脆一纸命令,把他们都编进了第47机械化旅。有个叫安德烈的征兵官,三个月前还在给大学生做思想工作,现在已经在顿涅茨克前线挖战壕了。 空军地勤人员的情况也差不多。苏制战机陆续退役,F16的保障体系又没跟上,大批空军地勤警卫人员没了岗位。他们只能放下工具拿起步枪,补到前线步兵旅凑数。 2024年12月,有个在赫梅利尼茨基空军基地工作了15年的机械师被通知,他的岗位取消了。两周后,他出现在了第110旅的名单上。这个43岁的男人这辈子第一次摸步枪,就要去防守阿夫迪夫卡的外围阵地。 2025年2月,乌克兰政府颁布新法令,25至60岁男性一律强制登记,所有健康证明和学生身份均被作废。这个法令在基辅引发了小规模抗议,但很快就被镇压了。有个医学院的大四学生说,他本来还有半年就能毕业当医生,现在被直接送进了新兵训练营。 网上流传着一个视频,拍摄于利沃夫的一个征兵点。一个戴眼镜的瘦小男生在问军官,他的哮喘病能不能免除兵役。军官直接回答,现在连糖尿病患者都在前线,你觉得你的哮喘算什么? 这种做法的后果已经开始显现。有经验的征兵人员被送上前线,导致后方动员系统彻底瘫痪。军方不得不从监狱里招募人员来填补征兵中心的空缺。有个在基辅工作的女文员说,她现在每天要面对一群刚出狱的壮汉,他们连电脑都不会用,更别说做思想工作了。 更麻烦的是,那些被强行征召的空军地勤人员,他们在前线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有个前空军上尉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他们这些技术人员在前线就是累赘,既不会打仗,还占用了宝贵的补给名额。 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在3月的一次讲话中承认,目前的动员方式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他同时强调,在俄罗斯持续进攻的情况下,乌克兰别无选择。这番话被很多人解读为官方对现状的默认。 但实际情况可能更复杂。有分析认为,乌克兰政府正在用这种方式筛选出真正愿意打仗的人。那些靠关系躲兵役的,靠假证明逃避的,现在都被强制登记了。这种做法虽然残酷,但确实让动员系统变得更有效率。 只是代价太大了。一个在第聂伯罗工作的征兵官家属说,她丈夫上周刚被送上前线,现在连个消息都没有。她说,如果早知道会是这样,去年就该劝他辞职去波兰打工。 这种以兵征兵的做法,暴露了乌克兰兵员储备的见底。但更深层的问题是,当连征兵人员都要被送上战场时,这个国家还剩下多少能正常运转的部门?

0 阅读:0
晓蓝团赏

晓蓝团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