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多位国际领域资深专家分析,特朗普对中方之所以敢肆无忌惮的反复变卦,主要是因为他太了解中方了,他充分利用了中方不愿“翻脸”的善意来最大化达到他想得到的目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国际专家最近的分析算是点透了:特朗普对华敢这么肆无忌惮地翻脸,说白了就是吃准了中方不愿把关系搞僵的善意。可这看似精明的算计,仔细扒一扒全是破绽。 就拿 10 月底的事来说,中美刚在釜山会晤,中方恢复采购美国大豆,明摆着是给特朗普的票仓农业州送 “政治大礼”。要知道中西部农场主的选票,直接关系到中期选举的走向,这份善意给得够实在了吧? 结果转头才几天,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就拿 “国家安全” 当幌子,下架上百万件中国产电子产品,从安防摄像头到智能手表全被封杀。这边收着大豆订单的实惠,那边挥着打压的大棒,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 更讽刺的是吉隆坡谈判那出戏。特朗普赛前放狠话要加征 100% 关税,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等中方掏出稀土管制和暂停大豆进口的底牌,扼住他军工和票仓的要害,立马改口说 “会达成协议”,态度软得像没骨头。 特朗普这套 “先施压再收割善意” 的套路玩得挺溜。2025 年先是把对华关税飙到 145%,逼中方谈判;等中方释放暂停部分关税的善意,转头就用 “第一阶段协议” 找茬,还扩大对中企的打压范围。合着中方的让步全成了他得寸进尺的资本? 他真以为中方的善意是没底线的妥协?大错特错。中方恢复大豆采购,是 “以经贸促合作” 的策略选择,不是怕了谁;吉隆坡谈判寸步不让,用稀土牌精准反击,早把底线摆得明明白白。所谓 “不愿翻脸”,是顾全大局的克制,不是任人拿捏的软肋。 看看美国自己的处境吧。贸易摩擦搞到国内通胀高企,玩具涨价、供应链混乱,店主愁眉苦脸,码头工人没活干。军工、农业集团联合施压,最高法院还盯着关税政策的合法性,特朗普的后院早就不稳了。 中国的善意从来带刺。你敢下架中国货,中方企业就据理力争戳破 “安全谎言”;你玩关税讹诈,中国就加速搞数字人民币、国产操作系统铺路。善意给得心甘情愿,但想拿善意当 “软肋”,注定要撞墙。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特朗普要是真想要稳定的中美关系,就得收起那套 “反复横跳” 的把戏。别再一边要大豆订单,一边搞技术封锁;一边喊着谈判,一边抡着大棒。中方的耐心有限,善意更不会喂给得寸进尺的人。 说到底,国与国的博弈拼的是实力,不是算计善意。特朗普要是还抱着 “吃定中方” 的心思,只会一次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毕竟善意是互相给的,不是单方面拿来利用的筹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