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一语惊人:“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里了?都去了经济

水绿玩转世界 2025-11-07 18:35:54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一语惊人:“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里了?都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最想培养的学生都想去金融公司。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可当所有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时,我觉得出了大问题。”   顶尖大学的状元们,现在大多往一个地方挤,不是搞科研也不是做实业,而是扎堆去学经济管理,毕业后一头扎进金融圈,而这事儿不是偶然,现在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选专业、找工作都盯着金融行业不放,觉得那才是好出路。   大家这么选也不奇怪,金融行业挣钱确实快,刚毕业就能拿到不低的薪水,比在实验室里熬着、在工厂里干着挣得多太多。   过日子谁都想多挣钱,供房养孩子、孝顺父母,哪样都需要钱,尤其是那些普通家庭的孩子,苦读十几年,就想靠选对专业改变命运,金融行业的高薪自然成了挡不住的诱惑。   而且金融行业听着体面,在写字楼里上班,穿着光鲜,说出去也有面子,不像搞科研得坐冷板凳,做实业可能要下车间,看着就没那么“高级”。   社会上的风气也在推波助澜,现在不管是亲戚朋友聊天,还是网上的信息,都在说学金融有前途,能挣大钱,家长们互相攀比,觉得孩子学金融、进投行就是成功,要是学个基础学科、去工厂上班,就觉得没出息,这种想法慢慢传染开来,连那些最聪明的状元们也跟着往这条路上挤,好像不选金融就亏了似的。   但话说回来,金融行业再好,也不能让所有顶尖人才都往里面扎啊,国家要发展,不能只靠玩钱生钱,得有自己的真本事。   那些卡脖子的技术,得有人去突破,工厂里的产品,得有人去升级,农业、医疗这些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也得有人才去钻研,可现在最会读书、最有潜力的人都去搞金融了,其他领域就没人顶上来,长期下去肯定会出问题。   就说那些核心技术,别人不卖给我们,我们自己就得会做,可做这些东西需要懂数学、物理、化学的人才,需要有人沉下心来研究好几年甚至十几年。   要是没人愿意干这些,只能一直花大价钱买别人的东西,钱花出去了,还得看别人脸色,而且实业是根基,工厂里的机器要升级,产品要创新,才能造出好东西,才能提供更多工作岗位,要是没人搞实业,光靠金融玩资本游戏,日子久了,经济就成了空中楼阁,说不准哪天就塌了。   不是说金融行业不好,金融能帮着钱流动起来,给企业找资金,给普通人提供理财渠道,本身很重要,但问题在于太多人挤进去,造成了浪费,那么多聪明的脑子,要是分散到各个领域,能做多少实事?   有的人本来在科研上很有天赋,却为了高薪去搞金融,相当于把一把好刀用去切菜,太可惜了,而且金融行业里的人多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最后不是所有人都能挣到大钱,反而可能因为不适合,耽误了自己原本的发展。   大家都往金融圈挤,还有个原因是其他领域的待遇和认可跟不上,搞科研的人,辛辛苦苦研究好几年,可能也拿不到多少薪水,还得面对各种考核压力,在工厂里做技术的,活儿累,待遇一般,说出去还没面子。   要是这些领域能给人才更好的待遇,让大家不用为生计发愁,能得到社会的尊重,肯定会有更多人愿意来,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给科研人才开高薪,国家也有了相关的扶持政策,慢慢在改变这种情况,但还远远不够。   年轻人选专业、找工作,确实得考虑现实,挣钱养家很重要,但也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那些现在看起来不热门、但国家需要的领域,慢慢做下去,不仅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还能为社会做贡献,长远来看发展也不会差,而家长们也别一味逼着孩子选金融,得看看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尊重他们的选择,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虽然金融能让经济活起来,但科研和实业才能让国家站得稳,太多顶尖人才挤在一个领域,就像一座房子只砌了一面墙,看着光鲜,其实不牢固,只有各个领域都有足够的人才,国家才能真正强大,大家的日子才能过得踏实。   大家觉得年轻人选工作,该优先考虑高薪,还是优先考虑国家需要的领域?

0 阅读:51
水绿玩转世界

水绿玩转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