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上已经将安世分别称为“安世(中国)”和“安世(荷兰)”,从双方的较量轨迹看,撕破脸是板上钉钉,何况已经升级到了国家行为,危机转圜的余地不大。 这是欧洲非常有用的牌了,如果没用就是最后一张光刻机全面停止的牌。这两张打完,就是中欧博弈的一个重要结果出来了。如果我们赢了,欧洲自然不停,那下一步就是台湾和所谓的人权牌了,就是他打输了满地打滚的下三路就会出来。 荷兰这次帮中国打开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市场,也给中国海外投资企业上了一堂课,政治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这次不强势硬怼敲打一下荷兰,下一次什么阿猫阿狗都来抢,这是立威,所以绝不能退让!无论安世中国还是安世荷兰,都是中国人控股的公司,荷兰拿中国人的公司、资产和业务开打,无论如何,损失的都是中国人;我们可以拿荷兰人控股的飞利浦、壳牌或ASML中国子公司开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