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俞敏洪突然宣布,小孙正式提出辞职,虽然他极力挽留,但小孙还是决定离开,不会再会东方甄选了!想当初,董宇辉和东方甄选的事情闹得那么大,虽然小孙离开了,但董宇辉回去可能性很低。 11月6日,俞敏洪通过个人社交账号确认,东方甄选联合创始人孙东旭已正式离职。这位在新东方工作18年的老将,正式告别了他参与创立的东方甄选。 孙东旭2007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后加入新东方,从普通教师做起,逐步成长为集团高管,2021年教培行业遭遇政策调整时,他和俞敏洪一起创办了东方甄选,将业务从教育转向直播电商。 在东方甄选发展初期,孙东旭负责整体运营和供应链搭建,根据公开信息,2022年东方甄选上市公司股价曾从不到2港元涨至超过50港元,孙东旭作为高管,当年通过减持股票套现约2亿港元。 2023年12月,因为一篇关于主播董宇辉的内部文案归属问题引发争议,这件事在社交平台发酵后,孙东旭被免去执行董事和CEO职务。之后他以顾问身份继续参与供应链管理工作。 2024年底,孙东旭曾短暂回归直播间,尝试重新融入前台业务,但这次尝试持续时间不长,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俞敏洪在声明中表示,两人沟通顺畅,没有矛盾。 董宇辉则在今年7月正式从东方甄选离职,全职运营“与辉同行”账号,这个账号从启动到现在,粉丝数已经超过2300万,他的直播间单场销售额通常在几千万元级别,在直播电商领域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 从行业角度看,东方甄选经历的这些人事变动,反映了直播电商公司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如何平衡头部主播的个人影响力和公司整体发展,当某个主播的粉丝量和销售贡献占比过大时,公司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直播机构也出现过,一些头部主播离开原公司后自立门户,依靠个人影响力继续获得成功,但对于原公司来说,如何在核心人员离开后保持竞争力,是个不小的挑战。 东方甄选目前的策略是培养多个主播,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个人,但这种矩阵化运营需要时间,也需要找到合适的人选,毕竟像董宇辉那样既有专业知识储备、又有镜头表现力的主播并不多见。 对于孙东旭来说,离开东方甄选后的下一步还不明确,以他在供应链管理和直播电商运营方面的经验,无论是继续创业还是加入其他公司,都有相应的选择空间。 “孙东旭这一走,算是给“小作文事件”画上了句号,当初他处理董宇辉文案那事确实有点急躁,但说到底也是为了公司利益,怕个人IP太强控制不住,现在两个关键人物都离开了,东方甄选彻底成了俞敏洪一个人的舞台,老俞这次声明写得挺体面,但股价还是跌了,说明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的未来还是有担忧。” “孙东旭从2007年南开毕业就跟着老俞,干了18年,从老师做到CEO,最后因为管理风格问题离开,挺唏嘘的,其实他和董宇辉的矛盾,本质是两种商业模式的冲突:公司想打造平台和供应链,主播想发挥个人创造力,现在董宇辉的“与辉同行”粉丝都三千万了,场均销售额几千万,自己当老板肯定更自在,东方甄选虽然转型做自营产品,但营收下滑了32.7%,这条路也不好走。 “罗永浩之前爆料说董宇辉年入二三十亿,虽然后来否认了,但“与辉同行”半年净利润1.4亿是实打实的。董宇辉现在完全掌控公司,还能做文旅访谈这些新尝试,回去给人打工?换我我也不干!老俞当初留人又是给股权又是分利润,但信任一旦破裂,真的难挽回。 ” “东方甄选现在押宝自营产品,搞多平台布局,但直播电商行业整体在降温。交个朋友净利润跌了37%,遥望科技也在亏损,说明光靠流量不行了。董宇辉的“知识带货”模式虽然特别,但长期看知识储备消耗也大,他俩分家后,一个走产品供应链,一个搞IP内容,最后谁能跑赢,还得看谁更能适应行业变化。” “别光看热闹,这事背后是企业治理问题。俞敏洪作为创始人,在孙东旭和董宇辉之间其实挺难平衡的,孙东旭作为职业经理人,推行“去头部主播化”是常规操作,但方式太硬了,董宇辉想要更多自主权,也合理,现在分开反而清晰,东方甄选专注做品牌,董宇辉搞内容创新,说不定对双方都是解脱。” 孙东旭离开、董宇辉单飞后,你觉得东方甄选未来还能重回巅峰吗?还是说“与辉同行”这种个人IP模式会更可持续?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