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这回的操作堪称魔幻——把横滨全球总部大楼作价970亿日元(约45亿人民币

花中闲逸赏花 2025-11-07 19:21:51

日产汽车这回的操作堪称魔幻——把横滨全球总部大楼作价970亿日元(约45亿人民币)卖给中资敏实集团和美国KKR组成的财团,转头签二十年租约继续蹲在楼里办公。表面是资产证券化(将固定资产转化为流动资本),里子怕是现金流紧张的紧急输液(短期资金补给)。 您是否琢磨过,为啥日产不直接抵押大楼贷款?这里头藏着日企的难言之隐。2023年丰田旗下子公司搞资产抵押时,日本商业银行给的贷款成数(抵押物估值比例)不到五成,而售后回租相当于变相拿到近九成融资。日产现在面临的可是三重暴击:电动车转型烧钱、在华销量连续五年萎缩、日元贬值又推高进口零部件成本——这就好比上海小夫妻卖房打新,不是图涨价,是凑首付续命! 但别急着给日产开追悼会。敏实集团这波抄底暗含诊断标准(价值评估体系):横滨总部地块距东京湾自贸区仅三公里,周边工业用地均价每年涨12%。更妙的是"卖出+长租"方案构成天然对冲(风险抵消机制)——日元贬值时房产增值抵销租赁成本,升值则压降债务压力。去年杭州某制造业巨头用同样套路盘活深圳产业园,三年净现金流提升20个百分点。 有意思的是KKR的站位。这家秃鹫资本向来擅长危机制裁(困境企业重组),2018年曾联手格力电器收购日本夏普。其介入相当于给交易上了双保险:敏实要吃透汽车产业链资源,KKR则盯着资产包证券化退出路径。您想想看,当中国产业资本遇上美国金融猎手,日系制造明珠反而成了拼盘里的三文鱼刺身! 不过售后回租这剂猛药有明确禁忌症(适用限制)。日产的经营杠杆已飙到危险区间,2023财年净负债与EBITDA比率突破4倍红线。这就好比给高血压患者狂输葡萄糖——短期能站起来,血管爆裂风险却在累积。真正考验在于电动化转型的窗口期:按照现有研发进度,日产要到2027年才能推出与比亚迪海豹对标车型,市场会给它四年喘息期吗? 东京圈的老地产经纪常念叨"地震时卖地基最蠢",但日产这次倒像精准卡位。当德国大众用奥迪工厂换小鹏技术,当斯特兰蒂斯借零跑翻身,传统车企的生存法则已变成"用空间换时间"。横滨总部大楼这笔交易,或许正在改写东亚汽车业的价值评估公式——土地厂房是明面资产,跨界融合的生态位(产业链位置)才是真筹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4
花中闲逸赏花

花中闲逸赏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